3月13日,在濟南市紀念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暨
消費維權發布會上,濟南市消協公布了2012年十大
消費投訴熱點。
計算機類產品投訴逐年上升。全市消協組織共受理計算機類產品投訴243件,占
投訴總量的20%。計算機投訴熱度不減,主要原因是夸大宣傳產品功能性、售后服務不到位和執行“
三包”規定不力。
食品安全問題持續升溫。主要集中在食品的質量方面,即存在經營者銷售過期、變質的食品,食品中夾雜有異物,使用劣質原料加工食品和擅自更改生產日期四種情況。
電動自行車售后服務嚴重滯后。電動自行車因電池壽命短、售后服務網點少、服務水平低、維修配件貴等問題,受到消費者集中投訴。 汽車售后維權成難題。汽車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質量問題投訴多,消費者退換難;二是購車合同爭議多,消費者知情難;三是維修商缺失誠信,消費者維修難;四是汽車鑒定費用高,消費者舉證難。
餐飲最低消費助長餐桌浪費。部分餐飲經營者通過設置最低包間費、人均最低消費等營銷手法,迫使消費者提高消費額度,也造成了餐桌浪費。
手機質量問題突出。其原因一是個別經銷商只顧推銷產品,售后服務質量滯后。二是售后人員的維修技術水平較低,維修程序不規范。三是維修商在維修后不按“三包”規定留存維修記錄,當出現二次糾紛時,經銷商以沒有維修記錄為由拒絕退換貨。四是具有法定效力的手機鑒定機構少,鑒定成本高。
網絡團購
陷阱多實惠少。一部分誠信缺失的經營者利用網絡購物互不照面及消費者維權嫌麻煩的心理,提供質價嚴重不符的產品和服務,致使消費者權益受損,投訴數量上升。
預付消費貓膩多難踐諾。部分商家售卡(券)時用大幅折扣和夸大宣傳“吸引”消費者,事后卻拖延、不兌現服務承諾。由于買賣雙方缺少書面協議,以及目前國家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預付卡發放等原因成為了投訴中的熱點與難點。
電視、電話購物成為投訴老大難。利用電視、電話購物詐騙消費者的屢見不鮮,消費者掉到“陷阱”中,才發現這種消費方式既無消費憑證,又不知投訴對象,造成投訴解決難。
保健品推銷陷阱多。時下,專門針對中老年人促銷各種保健品、醫療器械的“隱性”推銷活動越來越多,其目的就是連哄帶騙賣產品,引誘中老年消費者花高價購買廉價產品,甚至使用后損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