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海英
自從鐵路部門推出網絡購票服務以來,隨之出現了各種搶票軟件。而且,“12306”日前也承認搶票軟件有用——“有軟件高手確實研發出在網上能更快搶到火車票的方法”。(1月17日《經濟日報》) 這種搶票軟件幫助一部分人“搶票”,對于另一部分人來說是否合理公平?從監管的角度來說銷售或提供搶票軟件是否合法?
在筆者看來,搶票軟件讓一部分人“插隊”,破壞了正常的網絡購票秩序,這和現實中的插隊行為并沒有什么不同。現實中,人們對插隊往往深以為恥,為何在網絡中卻不以為意,對于每一個公民來說,遵守正常的網絡購票秩序,而不是投機取巧,胡亂插隊,才是應有的文明擔當。
從各種報道來看,現在既有“雜牌軍”在網上銷售搶票軟件,也有正規企業推出搶票軟件。比如,金山獵豹瀏覽器官網介紹,其瀏覽器內有定制的“ 12306.cn搶票助手”;360也推出安全瀏覽器6.0搶票專版,稱可以自動登錄,自動刷票。另外,淘寶商城也在公然銷售。
對這種嚴重破壞購票秩序的商業行為 ,相關部門不能坐視不管,因為不及時治理就是放縱,而放縱就是變相鼓勵。另外,對于鐵路部門來說,也應該提高訂票網站的科技含量,及時設置能夠攔截或剿殺搶票軟件的防火墻。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