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祥璽
每一個人只要堅持“善行當仁不讓,義舉捷足為先”,在社會、他人需要自己的時候,不退縮、不回避,勇敢站出來 ,伸出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勇于并竭盡全力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那么 ,人人都可以成為“最美”的人。 11月13日早上,寒冷的島城發生感人一幕。一輛211路公交車行駛到敦化路小學附近時 ,司機于會海突發高血壓,昏倒在駕駛座位上。在昏迷前最后一刻,于會海用盡全身力氣拉起手剎,將公交車穩穩停在路邊,保護了車上30多名乘客的安全 。見司機暈倒,車上幾名乘客及時出手相助,給司機喂下速效救心丸并撥打了120以及司機家屬和單位的電話。由于搶救及時 ,于會海的病情逐漸穩定。
昏迷前最后一刻,渾身顫抖的于會海,心里所想的還是車上30多名乘客的安危,并成功停穩了車輛。這種純熟的職業反應,這種生死攸關時刻的鎮定和沉著,和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如出一轍,于會海堪稱咱們島城的“最美司機”。而隨后乘客們仗義相助也同樣為人稱道,他們也是當之無愧的“最美乘客”。
近段時期以來,全社會在經歷過數次不敢攙扶摔倒老人的道德陣痛之后,也迎來了道德與正義的強烈反彈,各行各業都吹響了“ 最美集結號”——勇敢接住墜樓兒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生死關頭舍身救學生的“最美教師”張麗莉,三次勇闖火海舍身救人的“最美警衛戰士”高鐵成,以及“最美護士”“最美醫生”“最美志愿者”“最美孕婦”等等。他們在關鍵時刻所閃耀出來的人性光輝,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帶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
臨危不亂、在生死攸關時刻成功保障乘客安全的“最美司機”于會海,平時就是一名經驗豐富且認真負責的公交車駕駛員,十分照顧車上的老弱病殘乘客,多次有乘客向車隊打電話表揚他,“最美司機”吳斌 、“最美教師”張麗莉等眾多“最美 ”的英雄也是一樣。這些平日里默默無聞的人,之所以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扛起責任與期待,帶給我們持久的溫暖感動乃至震撼,正因為他們平時對職業精神和道德準則的堅守。他們身上體現出的無私、勇氣與誠信,就像一束光,給我們這個不斷遭遇道德危機的社會增添了不少暖色。島城“最美司機”于會海和多名“最美乘客”的舉動,不僅彰顯了我們民族的傳統道德,也標注了我們這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和文明程度。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最美”的英雄,與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并無什么不同。他們本就一直默默無聞地和我們在一起,和我們一樣,都是這個社會上最為平凡而又普通的個體。其瞬間的光芒綻放,在帶給我們感動的同時,也向每一個人揭示了一個道理:他們其實就是我們,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像他們一樣,堅持“善行當仁不讓,義舉捷足為先”,在社會、他人需要自己的時候,不退縮、不回避,勇敢站出來,伸出雙手,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勇于并竭盡全力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那么,人人都可以成為“最美”的人。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