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31日,裝滿集裝箱的中遠"太倉"號集裝箱輪在拖船牽引下離開青島港集裝箱碼頭。CFP供圖(資料照片)
“實現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雙跨越,力爭五年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李群書記的報告給青島的發展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2月11日黨代表們對于這一觀點熱烈討論,表示是機遇也是挑戰,無論是來自大企業還是來自基層,都決心為這一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政府解讀“2521”為工業發展助力 “工業肯定是城市綜合競爭力最主要的表現,‘十二五’期間青島經濟的發展主力軍仍然在工業上。”青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項陽青說,青島市工業“十二五”規劃已經出臺,其中提出了“2521”的概念。對此,項陽青介紹,“2521”就是代表工業四個指標的發展目標,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目前是1.2萬億,至“十二五”末計劃達到2萬億以上;工業增加值目前為3100億,計劃達到5千億以上;工業利稅計劃超過2千億元;利潤要超過1千億。
項陽青說,五年內經濟規模再造一個新青島,是指在原有“十一五”的基礎上翻一番,當然,這五個指標不是簡單增加,“肯定是在‘轉方式調結構’的基礎上,在新興產業的培育基礎上,在自主產業的提高上增加的。”
基建是經濟發展支撐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建平介紹,再造一個新青島,衡量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GDP 的快速增長。他介紹,青島2011年的GDP為6615億元,原計劃到2015年將達到1萬億元,此次報告提出要力爭在經濟規模上再造一個新青島,這個目標就要提速發展、提前完成。此外居民收入要高過GDP的增長,政府財政收入也要實現翻番兒,節能減排等工作也要有突破。
西海岸將挑經濟大梁 “從接下來的經濟建設上來看,西海岸是青島經濟總量增長的主要承擔者,而董家口港區則是起到了城市發展的發動機的作用,在西海岸建設中起到很重要的帶動作用。”對于今年黨代會報告中關于“再造一個新青島”的提法,青島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港航局局長,董家口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王志軍表示,這主要是指經濟總量的增長,而西海岸則是經濟增長的一個新極,這就要重視港口建設,港口是銜接海陸的一個“橋梁”,作為港口,無論在任何國家,對于城市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