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上,小型車似乎就像是不存在了一樣,尤其是合資品牌小型車,除了有新Polo和愛唯歐上市之外,就再也沒看到什么新車,仿佛這個級別被遺忘了一般。從7月份的銷量來看,合資品牌小型車中只有Polo銷量破萬,嘉年華的銷量穩定在月均5000輛上下,晶銳和雨燕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就算是不錯了,其他車型數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局面下,馬自達2、雅力士、威馳、207、C2等紛紛陷入沉寂。
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小型車市場的萎縮?原因來自多個方面。首先,高端精品小型車本來就是一個尷尬的細分市場。這部分消費者往往對價格敏感度極高,但這些小型車往往又處在同級別的高位,因此一直就缺乏人氣。其次,小型車市場原有格局被一些跨級別的車型打亂了,類似雪佛蘭愛唯歐、現代瑞納、起亞K2這類產品,雖然定義為小型車,價格區間也在7萬至11萬元之間,但它們提供了比傳統小型車更大的車身和跨級別的車內空間,這類產品成為該市場最大的亮點,瑞納超過萬輛的銷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由此可見,挽救小型車的唯一方式,就是改變現有產品結構,打造中國特色的“小型車”。傳統意義上的精品小型車市場容量有限,Polo、嘉年華、晶銳和雨燕這些在細分市場強勢的產品也基本可以滿足需求。而將小型車市場進一步做大的希望在于向上、向下延伸產品線。將傳統小型車定位向上延伸,提供設計更大氣、空間更寬裕、滿足更廣泛用車需求的“小型車+”是路徑之一。雪佛蘭愛唯歐、現代瑞納、起亞K2、日產驪威等都是代表車型。這個介于“小型車(A0級)”和“緊湊型車(A級)”之間的市場,必將成為未來小型車的主力。所以說,不管對于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來說,小型車并非死去的市場,它仍然有潛力可挖。□崔卓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楊磊]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