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樣本6
大企業到我們這里搶勞動力
人物:小企業老板李女士
家鄉:膠南市泊里鎮
“這兩年留在農村的勞動力人口確實多了。”李女士是膠南市泊里鎮的一家小企業的老板 ,因為平時也需要招工,所以對附近的招工情況很了解。
“我認為他們的這種選擇是很正常的,現在地方工廠給的待遇也很高,一般平均每月工資在1500元左右,生活方面,這些打工的人早上上班,中午還可以回家吃飯,“他們家里面的老人給做飯吃,照顧著起居,多好。”李女士說。
李女士還說,近兩年還有個奇怪的現象,就算在農村,勞動力也并不是很富足,因為一些大的企業都想方設法過來搶奪勞動力,“一些大企業專門租了班車,從很遠的地方過來拉一些村民,對工人的要求不高,有的還管午飯。”
樣本7
當地企業也直喊缺人
人物:企業老板于旭東
家鄉:濰坊市昌邑市飲馬鎮
昌邑市飲馬鎮距青島市區只有一百多公里,以前,不少年輕人來青島打工。自2000年之后,鎮上的紡織業開始飛速發展,現在鎮上有紡織企業上百家,不僅難往青島輸送民工,當地企業也出現了用工荒。
“以前我曾經在青島打過工,一個月就1000多塊,年底的時候我分文沒有拿回家。”小鎮上一個紡織廠老板于旭東在采訪中這樣說道,“兩年前,我自己湊了錢開了個小紡織廠,一年下來賺個幾十萬元不成問題。”
飲馬鎮政府辦公室負責人李洪松在采訪中分析道,“現在鎮上很少有去青島打工的,因為我們鎮上自己的企業都遇到了招工難。以前一個紡織工人的工資是1000多元,而現在工資開到1800元還招不到人。”
樣本8
外出的少了,在家搞特種養殖的多了
人物:多位村民
家鄉:臨沂市沂水縣
2月21日,記者從沂水縣某勞務輸出市場了解到,到早上9點左右,市場里前來登記報名的農民工并不是很多,顯得有點冷清。而記者也了解到,縣城周圍農村的農民外出務工數量比往年有所減少。
和縣城緊挨著的后宴鋪家村村民尹先生告訴記者,“我們村現在很少有出去務工了,大部分都在村里自己搞特種養殖,比如說狐貍養殖,在我們村就很普遍。在自己家里養殖比在外面打工自由舒坦,賺錢也多,因此我們村大部分人都待在家里。”
王先生是縣城北面楊莊鎮某村的包工頭。“附近村民大部分還是外出務工的,主要流向本省幾個城市,年紀大一點的都喜歡到濰坊等地,而年輕一些的小伙子小姑娘則喜歡去青島打工或工作。”
◎樣本分析
主要是工資太低對外來務工人員吸引力小
從上面幾個樣本來看,大多數人不愿意來青打工的原因有:1、青島的工資待遇低,與外地相比無優勢。2、害怕外出打工有欠薪的煩惱。3、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與工資水平不符,一年到頭所剩無幾。4、青島房價太高,在這里工作沒有任何心理上的落腳點。
解決辦法:1、提高工資福利水平,吸引外來務工人員。2、以科技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人員使用。3、人性化管理,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中介公司
以前是農民工花錢求我們現在求著他們干活也求不到
“以往,勞動力都很充足,都是找工作的花錢求我們;今年用工情況太緊缺了,為了找到充足的勞動者,企業花錢雇我們找人,我們都得求干活的人了!現在求也求不到了!”青島海能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經理李玉江說。
李經理告訴記者:每年這個階段 ,正是企業用工的黃金時期,出來打工的人也多聚集在此,尤其是以紡織業、制造業和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對工人的需求最多,但今年竟然都招不滿了!現在青島附近的很多地區都有了不小的發展,原本在城市里打工者的就業機會變得很多,他們就不再一股腦地擁入市區打工了。用工缺口導致很多企業節后開工缺人,無法正常運轉。我們作為勞務派遣公司不得已派出工作人員,跑到貴州、云南、新疆、甘肅等地招人了!和他們那邊的勞動力市場合作,把偏遠地區的勞動力給輸送到青島來,我們還得給他們報銷路費呢!
“還有一些加工企業,為了留住勞動力,不惜每年雇專車護送他們回家過年,還送上年貨;年后,還要每家每戶去拜年,接農民工回廠。”李經理說 ,像聊城那邊,經常可以看到幾十輛大客車排隊回青島,就是企業專門組織的。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