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一個個紅色遺跡見證光輝歷史,一張張老照片訴說著過往崢嶸歲月,穿越時空仍然激勵我們前行。建黨百年來,追尋著中國共產黨人在膠東大地上留下的光輝足跡,半島網推出“奮斗百...
追尋黨的足跡·感悟沂蒙變遷 | 探訪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穿越時空追憶革命故事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紅梅
6月9日下午,“追尋黨的足跡·感悟沂蒙變遷”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采訪團走進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臨沭教學點——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追憶革命故事,感悟沂蒙精神,緬懷英雄先烈豐功偉績。
來到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濱海中流砥柱”群雕。從左往右分別是:山東省戰工會主任黎玉,山東分局書記朱瑞,新四軍政委、華中局書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劉少奇,一一五師代師長陳光,一一五師政委羅榮桓,山東分局主任秘書谷牧和一一五師政治部主任肖華。據介紹,1942年劉少奇來山東時,主要住在濱海區。濱海區是抗日戰爭中后期山東黨政軍機關和解放戰爭前期華東黨政軍機關駐地。臨沭作為濱海區的中心縣之一,在山東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西邊是沂蒙烽火、鐵流東進、銅墻鐵壁等藝術作品,反映了沂蒙抗日根據地創建、鞏固和發展的艱苦卓絕的歷史過程。東邊是臨危受命、奔赴沂蒙、深入群眾、一堂黨課等藝術作品,反映了劉少奇在沂蒙根據地深入群眾調查研究、夜以繼日開展工作、最后勝利返回延安的短暫緊張的過程……”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采訪團成員們邊走邊看,邊聽邊議,進一步加深了對那段艱苦光輝歲月的認知和了解。
在紀念館主展廳,一張張定格歷史的圖片,一件件彌足珍貴的館藏實物,一頁頁泛黃的文件書籍,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沂蒙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抗日、擁軍愛民的偉大沂蒙精神,特別突出再現了劉少奇同志來山東指導工作的情景,引領著觀眾穿越時空,追尋歷史足跡。
1942年劉少奇的山東之行,是山東根據地發展史上的光輝一頁。劉少奇在這里留下了戰斗的足跡,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功績。近年來,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團隊前來參觀。
“自2011年6月開館以來,我們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廣大黨員干部、青少年學生在內的游客,每年接待量達十多萬人次。”劉少奇在山東紀念館主任李建豐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采訪說,劉少奇在山東革命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山東沂蒙黨性教育基地,游客走進景區,激發了愛國熱情,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這里,也歡迎更多游客前來參觀,重溫紅色歷史,零距離感受沂蒙精神,感悟沂蒙發展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