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丨青島市政協委員李楊:更好發揮青島制造業優勢 激發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創業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劉笑笑 肖玲玲
“十四五”時期,青島明確提出要聚焦聚力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上率先走在前列,以更昂揚的姿態推動城市發展不斷進位爭先。其中,無論是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要還是全球變局下產業鏈危機帶來的國產替代需求,作為青島傳統優勢的制造業都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新創業機會,扮演重要推動力作用。
如何發揮青島制造業優勢,激發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創業機會并提高成功率,將成為青島“十四五”能否實現進位爭先的關鍵。對此,青島市政協委員、青記智庫創始人李楊此次上會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更好發揮青島制造業優勢激發工業互聯網領域創新創業。
李楊介紹,根據歐美等科技巨頭成功經驗分析,其創始團隊主要有三類模式,其中20%來自校園實驗室,58%來自于工業界或者是工業實驗室,另外22%是通過早期投資者撮合。
青島作為傳統制造業強市,以海爾、海信、澳柯瑪為代表的五朵金花和中車、歌爾等先進制造業企業,培育了大量的制造業人才,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工程師,更懂制造業的痛點堵點,更清楚如何利用機器視覺、聲紋識別等人工智能手段替代人工和工業互聯網技術降本增效。
此外,青島目前擁有30多所高等教育機構和50余家高端研發機構,他們也能夠與青島的頭部企業和制造業需求結合起來。同時,青島有豐富的制造業應用場景和需求,尤其是涵蓋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36個,在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工業軟件、元器件的國產替代等領域都充滿了創新創業機遇。
但圍繞青島制造業的創新創業目前還不成熟,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制造業創業的成本更高,從研發到小試到中試到量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制造業創新企業和有需求的大企業之間缺乏溝通交流的通道,沒有足夠的應用場景;對制造業創業企業提供的精準支持不夠,尤其是缺乏懂產業的天使投資者。
針對上述問題,青島市政協委員、青記智庫創始人李楊給出了自己對策和建議。
首先要借鑒上海市集成光學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模式,為制造業創新創業搭建公共試產平臺。
目前已經建成的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中小企業用戶在尋找檢驗測試資源方面所花費的時間和費用,不斷降低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本。針對研發到小試到中試到量產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痛點,建議借鑒青島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模式,搭建制造業定制開放平臺,為青島乃至全球各地的硬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在線定制解決方案。
此外,青島還應該建設一批基礎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檢驗檢測中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等,對所有制造業創新創業企業開放。
第二,要搭建大企業全面協同創新聯合體。李楊說,制造業創新創業企業面臨的很大一部分問題在于,他們的新技術、新材料等卻難以進入大企業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與此同時,大企業自身的創新遇到瓶頸。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建議青島相關部門聯合大企業建立全面協同創新聯合體模式,打破企業的邊界,讓用戶、原材料的供應商、產品的銷售商和股東等利益相關者通過各種形式更多地參與到企業的創新體系中來。
第三,借鑒網易嚴選和小米有品模式,通過工業互聯網對衣食住行等輕工業制造業賦能改造。李楊介紹,無論是小米有品、網易嚴選,還是來自日本的無印良品,已經通過供應鏈的優化和設計的提升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青島制造業分類中,紡織、食品、家具制造業等占比大,行業門檻低,質量層次不齊。
通過工業互聯網賦能,相關產品在產品設計理念和質量上都能得到質的飛躍,同時成本又得到控制,大大提高了企業競爭力。
第四,加大各類沙龍和培訓舉辦力度,營造全城創新創業的濃厚氛圍?!皞ゴ蟮膭撔峦紒碜钥鐚W科的融合,來自科技與人文的融合?!崩顥钫f,建設創業之城,如何為相關人群提供交流平臺、培養創新創業生態氛圍至關重要。
建議在全市各類園區、寫字樓、孵化器等場所定期舉辦各類沙龍活動和培訓講座,搭建一個學習交流、投資鏈接、政商對話、高端資源對接的平臺,讓青島創業者和年輕人能及時了解到最前沿的產業動態和政策補貼變化,得到最權威、最一線的創業指導。
最后,要設立制造業創新創業專項基金,李楊建議通過政府引導基金支撐效應,集聚相關重量級投資機構與優質企業代表,設立專門針對制造業創新創業企業的產業基金,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制造業CVC(即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業創投)?;鹬饕断蛳乱淮畔⒓夹g和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領域,尤其是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被復制和模仿的難度較大,并有明確的應用產品和產業基礎的高精尖原創技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