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臨,這類詐騙套路一定要小心!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
當前各學校正陸續開學,除了家長、老師、學生忙碌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忙碌群體“騙子”,針對“開學季”期間,學生容易“中招”,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多樣的特點。我省警方總結了近期典型案例,提醒家長及學生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一、辦理信用卡類詐騙
案例一:2020年8月6日,張某在抖音中看到辦理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的廣告,點擊后顯示申請辦卡頁面。張某在該頁面填寫姓名、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后,申請辦理信用卡并貸款5萬元。8月8日,張某接到自稱中國光大銀行工作人員的陌生電話(13027857247),對方索要張某的任一銀行卡號核實個人征信,用于辦理信用卡申請貸款,同時要求張某向該銀行卡中存入1萬元核實其貸款償還能力。隨后,張某再次接到自稱中國光大銀行客服的陌生電話(19944575828),客服稱張某申請辦理的信用卡已經通過初審,要求張某提供收到的手機驗證碼。張某將驗證碼告訴客服后,便發現自己銀行卡中被轉出1萬元。客服稱被轉出的1萬元用于做銀行流水,隨后將同貸款一并轉入張某賬戶。兩日后,張某仍未收到貸款,并且無法與對方取得聯系,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案例二:近日,陸某接到自稱浦發銀行工作人員的來電(18543189037),對方詢問是否需要辦理浦發銀行信用卡。陸某回復需要辦理,于是收到疑似浦發銀行信用卡申請驗證短信(號碼10690779-5528),隨后對方電話聯系陸某,要求陸某提供身份證正反面以及其他個人信息,幾分鐘后對方稱陸某在銀行的流水低,需要轉賬25000元刷流水額度。陸某向對方指定賬戶轉賬25000元后,對方稱銀行流水仍未達到辦理信用卡的額度,需要繼續轉賬10000元。此時陸某要求退還25000元,不再辦理浦發銀行信用卡。對方同意退錢,但需要網絡操作,次日中午12時前到賬。直至次日傍晚,陸某仍未收到退款,對方手機關機,無法取得聯系。陸某意識到自己被騙,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蜀黍提示:
1、切勿將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動態驗證碼提供給陌生人。
2、辦理信用卡和貸款請選擇正規渠道,不要隨意在網絡上申請貸款和提供個人信息。
3、無論在哪個金融平臺上進行信用卡和貸款申請,所有正規渠道都不會在放貸前提前收取費用。
二、辦理貸款類詐騙
案例一:近日,王女士在抖音中刷到辦理網上貸款的視頻,按照視頻要求下載“玖富萬卡”的APP軟件,填寫個人信息注冊賬戶,申請貸款2萬元,三個月歸還,全部利息360元。申請成功后提現時顯示銀行卡號填寫錯誤,導致放款凍結。該APP客服稱因銀行卡號填寫錯誤,需要繳納1萬元解凍費,繳納成功后平臺將2萬元貸款和1萬元解凍費全部退還。王女士向客服指定賬戶轉1萬元解凍金后仍不能提現。客服稱王女士提現速度太慢,資金再次被凍結,需要繳納3萬元解凍金,此時王女士感覺自己被騙,要求對方退款,客服以各種理由拒絕退款,王女士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案例二:近日,韋某收到內容為“【安逸花】您資質良好,8月18日已為您放進86000元,進:u.zjcszs.cn/7cBZN3收取”的陌生短信(對方號碼:0085285007516)。韋某點擊該網址下載安逸花APP,按提示填寫個人信息,貸款7萬元,平臺顯示審核中。兩日后,平臺顯示貸款出錯,原因為“審核銀行卡錯誤,導致臨時凍結轉賬,需要申請人打款百分之五十才能解凍此賬戶”。韋某向客服指定銀行賬戶轉賬21000元用于解凍貸款。轉賬成功后,客服再次以其他理由要求韋某繼續轉賬,韋某感覺自己被騙,立即到公安機關報案。
蜀黍提示:
1、網絡貸款凡是聲稱“無須抵押、無須擔保、放款速度快”,要求繳納“保證費”、“解凍費”、“保證金”等各種手續費的,聲稱銀行卡資金流水不足的,要求驗證還款能力的,一律為騙子。
2、辦理貸款業務時應當到正規銀行,辦理正規的貸款業務不需要提前繳納任何費用,銀行對個人信譽的評估不會通過匯款等來進行,沒有所謂的刷信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