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交友 終于詐騙 警惕相親平臺巧遇“高富帥”
近年來,各類相親交友網站和軟件層出不窮、五花八門。一些不法分子借機瞄準了單身男女群體,通過虛構交友平臺“客服”身份、量身打造“高富帥”“白富美”人設,精心上演“愛情劇本”,只為實施詐騙。近日,經京口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冒充相親網站客服的趙某被法院判刑。
鎮江的俞女士曾經在某相親網站上注冊過個人信息,但未找到合適的對象。不久,她接到自稱是相親網站的客服電話,在聽說俞女士仍是單身后,客服主動提出要幫她牽線搭橋。
俞女士提供了個人信息,說明了擇偶要求。沒過多久,這名客服便篩選了一位符合俞女士要求的男性,并將其微信號推送給了俞女士。
添加好友后,對方介紹自己在證券投資公司工作。兩人相處過程中,對方透露自己有個穩賺不賠的內部消息。俞女士先是投入了10萬元“試水”,發現產品收益真的如對方所說的一樣很可觀,陸續又投入了70多萬元。2023年10月,俞女士想提現本金,但一直沒有成功,詢問對方后,對方竟玩起了“失蹤術”。
這時,俞女士再與客服聯系,客服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俞女士隨即報警。同年11月,嫌疑人趙某被公安機關抓獲。
據查,2023年3月,待業在家的男子趙某從網上接到了一份關于冒充相親網站客服的“兼職”工作。工作內容很簡單,上家會發來打包的批量電話號碼,趙某挨個聯系添加微信好友,詢問對方是否有擇偶需求。
得到肯定的答復后,趙某會根據對方的要求量身定制“高富帥”或“白富美”人設,再將上家提供的微信號推送給對方,并撮合兩人互加好友。每一次的成功牽線,趙某便可以領取200元報酬。
2023年3月至11月,明知“牽線”背后涉及違法犯罪的趙某,仍舊幫助詐騙分子偽裝身份,誘導俞女士等被害人走進詐騙圈套,并從中非法獲利10萬余元。
2024年11月,該案被移送京口區檢察院依法審查起訴。同年12月,京口區檢察院經審查認定,趙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其犯罪提供推廣幫助,從中非法獲利,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訴。
檢察官介紹,近日,法院經審理全部采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判處趙某有期徒刑1年2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