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面對“空中招聘” 誰也別掉鏈子
半島記者 王學義
隨著各方組織的線上招聘活動持續推進,許多畢業生加入了“線上求職大軍”。一項面向全國40余所高校的畢業生發起的調查結果顯示,63.16%被訪者認為線上應聘比線下更便利,82.11%希望“空中招聘”能在日后成為常態。
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牽動著全社會的心。疫情發生后,為保障畢業生順利就業,社會各界開始全力推動“空中招聘”。應該說,這些積極行動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求職焦慮。而現實中,“空中招聘”的成效到底如何?這是很多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可以說,此次調查也是對該問題的一次解答。
超八成受訪者希望“空中招聘”日后成為常態,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新形式很得人心。相比于線下招聘,“空中招聘”有著鮮明的優勢。對求職者而言,線上求職可以使其免于在各大城市之間奔波,既能確保安全,又能節省時間和金錢成本。此外,還有面試效率更高、降低考試緊張程度、打破求職地域限制、可嘗試更多崗位等優勢。對企業而言,線上招聘也有很多便利。比如,降低招聘成本、擴大覆蓋面等。也正是因為這些“肉眼可見”的優勢,絕大多數受訪者才期待“空中招聘”能成為日常模式。
當然,就目前看來,不管是很多企業人力資源專員還是求職者,無論是心理上還是技術上,都還未能完全適應線上招聘“一條龍”。64.21%的受訪者表示,過程中可能“出現網絡卡頓等意外”,52.63%的人認為“觀察不到考官的反應、心里沒底”,還有不少人擔心“視頻中自己的肖像被泄露”等。很多面試官則擔心對應聘者的了解不到位、評估不全面。
應該說,這種“不適應”是意料之中的。其中一部分會隨著“空中招聘”的開展以及5G等網絡技術的進步而得到解決,有的則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進一步重視。尤其是應聘者所擔心的肖像泄露等問題。近年來,求職者個人信息泄露、簡歷被轉賣等亂象已引起廣泛關注,而假如再加上面試視頻泄露等,就會給當事人帶來更大風險。相關部門應高度警惕,提高監管水平,對違法違規者予以有力打擊。這樣才能給廣大求職者吃上一顆定心丸。
眼下正是“空中招聘”快速發展的一大契機。與某些疫情之下推行的“權宜之計”不同,“空中招聘”是在疫情結束后仍然可以日常進行的,它在一定程度還能替代線下招聘。而“空中招聘”常態化將帶來求職模式的巨大變革,無論企業還是求職者,都必須積極適應這種新變化,主動轉型,融入云端,未來才能在招聘和求職中“不掉鏈子”。事關企業的發展和手中的飯碗,這一契機不容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