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工人還未全部到位,但青島不少企業已經吹響復工“集結號”,疫情防控不松懈,復工復產兩不誤,各級政府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也在想方設法為企業復工復產排憂...
青島市北新都心餐飲業探訪:堂食隔桌坐 外賣訂單翻番
新都心商圈一家米粉店,餐桌上設置了隔離護板。
文/圖 半島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董慶玥
“36.5℃!請您支付寶或微信掃描二維碼登記,或在記錄本上寫下您的桌號、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和體溫……”3月18日中午11時許,在新都心某餐飲門店前,服務員熱情地招呼著進店的顧客。餐飲業是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領域,也是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之一。記者采訪了解到,市北區雙山街道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幫助餐飲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目前,新都心內餐飲行業已逐步開張迎客,有不少飯店已恢復堂食。
恢復堂食,顧客要隔桌而坐
近日,記者走進凱德Mall,扶梯口、護欄上隨處可見“此處已消毒,請佩戴口罩”字樣標示。除此之外,部分店鋪將每日采取的防疫措施制成展板擺放在餐廳門前。
在一家菜館門口,前來就餐的王女士選擇了用免洗洗手液進行消毒的方式,同時,菜館還有酒精擦拭或者使用洗手液在門前洗手臺進行消毒的方式,這讓王女士感到安心。“我們的員工要每天分時間段測溫四次,將體溫記錄表和餐廳消毒記錄表一起公示在餐廳內,保障員工的安全,也保障顧客的安全。”該菜館工作人員介紹,每餐吃完后,服務人員還要用酒精擦拭餐桌,從消毒柜內取出餐具進行擺放。
近日,走進海底撈的于先生一行發現這里跟以前有些不一樣,原本座無虛席的餐廳內空著一半的桌子,上面標識著“此桌不開放”。原來,疫情期間,餐廳按照規定開展堂食服務:店內實際用餐桌數不超過滿客的50%;餐桌之間間距要大于1米,且需隔桌安排就餐;每桌需要登記1名就餐顧客信息;大桌要隔位坐,一桌不超過5個人,中桌不超過3個人。“響應雙山街道市場監管部門的倡導,我們餐廳實行隔位就餐、錯時分散就餐制度,為了保證顧客之間保持距離,倡導兩位顧客采取相向錯位而坐。”導流的服務員介紹道。
“疫情態勢持續向好,但不能放松警惕,按規定規范就餐,雖然程序是麻煩了點兒,但十分有必要。”市民于先生笑著說,吃一次堂食就像參加了一次高考。
公筷行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為了更好地保障顧客的健康,我們在店內提供公筷公勺,并提倡顧客在就餐時使用。”位于商場7樓的一家水餃店店員介紹道,因為有的顧客可能留意不到桌上的公筷,或不了解公筷的作用,所以店員在上第一道菜的時候,會特意提示“歡迎使用公筷”。
記者看到,餐桌中間醒目地擺放著公筷,店內提供的公筷顏色和長度與客人使用的私筷有所不同,黑色較粗的為公筷,黃色較細的為私筷,方便大家在就餐時識別公筷,避免混淆。據了解,雙山街道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起“公筷行動”倡議,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讓使用公筷公勺蔚然成風。“大家普遍還是能使用公筷夾菜,再用私筷就餐。疫情發生以后,大部分顧客會主動去使用公筷,覺得這樣更加干凈衛生。”該店員說。
外賣增多,積極復工減損失
雖然部分餐飲店恢復堂食,但記者看到,在店內就餐的顧客并不多。堂食比往常冷清,外賣平臺卻異常熱鬧。一家魯菜連鎖餐飲飯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外賣訂單甚至比年前都要好。
為了配合大量的外賣訂單,不少商家專門設置了外賣取餐窗口,騎手不用進店即可取餐。外賣訂單上還會附上安心卡,商品制作人、裝餐員、外賣騎手的姓名及體溫都記錄在上面。
“因為這次疫情,全國停止餐飲堂食,禁止集會聚餐,某種程度上,‘迫使’所有餐飲去做外賣,我和很多餐飲老板聊過,從銷售數據看,近期外賣訂單量比平時提升100%甚至更多,可見市場還是很大。”該魯菜連鎖飯店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餐飲企業都在積極拓展線上外賣服務以減少損失。
- 危急時刻顯擔當!374路公交駕駛員率眾抬車救出被壓外賣小哥
- 鉑金價格快速拉升、供不應求,記者探訪珠寶市場
- 丈夫患重病住進ICU,曾帶兒子送外賣的“女騎手”盼援手
- “政協委員履職為民”義診活動 日照現代泌尿專科醫院為74位外賣騎手送上夏日清涼
- 壹視界·微視頻|在中亞探訪“中國風車”,看習主席關心的能源合作不斷深化
- 有人等補貨有人溢價買,LABUBU成“頂流”,記者探訪線下門店
- 走進幼兒園 “零距離”探訪,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社區開放活動
- 外賣盒 65℃高溫 “放毒”!我們該拿什么拯救日常飲食安全?
- 京東外賣入駐商家照片造假 代購店用外地證照也能上線
- 一線探訪丨新增休閑健身區,觀光車上線,重修小西湖涼亭……太平山中央公園又上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