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時評:守護社會愛心,須徹查斂財疑云
近年來參與社會募捐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這值得欣慰,但種種慈善亂象也令人擔憂。要讓慈善在公序良俗的軌道上行進,需要呵護善心,更要消除疑云、鏟除罪惡,決不允許任何人打著慈善的幌子“吃人血饅頭”。
本報評論員 王學義
1月13日,備受關注的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生前,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下稱“兒慈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其籌得100多萬元善款。有網友質疑100多萬元善款只有2萬元轉為吳花燕治療。資深公益人鄭鶴紅質疑9958主管王昱及其團隊一手炮制了吳花燕捐款事件,并稱王昱曾針對病重患兒只籌款但不進行醫療救助,囤積善款待患兒去世后用于理財收息。(1月15日紅星新聞)
吳花燕沒有熬到春節。這個性格堅忍、負重前行、有著一片詩心的姑娘,不幸去世,也引發了關于慈善救助的輿論巨浪。9958救助中心正處于輿論的焦點。網友們在惋惜:假如捐款全部及時到位,吳花燕的生命還會在這個寒冬凋零嗎?網友也在質疑、在憤怒:這100多萬元明明是為吳花燕籌集的,為什么卻只轉賬2萬元給她治病?這杯水車薪,何以承載她已處于死亡邊緣的生命之重?又如何對得起公眾的善心和信任?
按照1月14日兒慈會的回應,2019年11月4日,9958救助中心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于吳花燕治療,“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捐款使用意向需求:余下款項希望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因此余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然而1月15日,吳花燕戶籍所在地的沙壩河鄉鄉長彭湃回應稱:9958說法“不屬實”,“他們沒有跟我們接觸過”,“這個錢的用法,我們也沒有干涉”。那么,這一焦點問題的真相到底如何?
而資深公益人鄭鶴紅的質疑更加令人震驚。她實名舉報表示,9958方面不僅炮制了捐款事件,還“不告知患者真實情況,超額募捐并且不及時撥款,拖死患者達到囤積捐款的目的……”按照這種說法,這已經是以慈善為名惡意斂財,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面對實名舉報,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盡快啟動相應程序,進行調查。
此外,媒體還發現,在9958官網捐助項目中,存在多個已夭亡患兒仍能捐款的項目。這真的是“工作失誤”嗎?那為何在網友反映之后,還一直解決不了?
兒慈會是民政部首批確認的16家慈善組織之一,9958近年來負面新聞頻傳,如今又被質疑為惡意斂財。這嚴重透支了公眾信任,是對愛心資源的極大戕害。兒慈會稱已派調查組前往貴州,必須盡快拿出令人信服的說法,一一細細核查,公布賬目明細,及時回應相關質疑。監管部門也必須認真對待,一查到底,一旦發現有違法犯罪行為,必須依法嚴懲,以儆效尤。這一切,無論是對于守護社會愛心,還是告慰吳花燕的在天之靈,都意義重大。
我國《慈善法》已施行3年多,參與社會募捐的愛心人士越來越多,這值得欣慰,但種種慈善亂象也令人擔憂。要讓慈善在公序良俗的軌道上行進,需要呵護善心,更要消除疑云、鏟除罪惡,決不允許任何人打著慈善的幌子“吃人血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