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青島又將迎來一場盛會!2019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于7月5日-7日舉行,這是山東聚力頭部經濟的一大盛事,也將為青島市民提供一席文化盛宴。屆時,以紅紡文化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IP和版權產業...
"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成即墨區投資重要衡量指標 良好版權軟環境換來"硬實力"
酷特智能廠區。
文/圖 半島記者 尚青龍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就是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保護。”近年來即墨區版權管理部門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社會需求開展調研,堅持主動服務、人性化管理,有效促進版權產業的發展壯大。“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成當地投資重要衡量指標,良好版權生態軟環境為即墨區引得“鳳凰”來,而傳統企業也紛紛因版權引領升級,煥發勃勃生機。
營造良好版權生態環境
人們常說:“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即墨區近年來為文化市場營造的良好版權生態環境還真引來了不少“鳳凰”。中國科學院青島科學藝術研究院就是其中的代表企業。
“我來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就是看重這里良好的人文環境與政府給予的豐厚優惠政策,才遠離北京總部而在即墨扎下了根。不僅我來了,我和十幾位同事也把整個家從北京一起搬來了。”中科院青島科學藝術研究院劉曉秋常務副院長感慨道。2013年,帶著讓數字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地方文化經濟發展的初心,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與即墨區政府聯合設立法人事業單位——中國科學院青島科學藝術研究院。
起初,為了潛心研究遠離喧囂,選址在風景優美的石棚水庫附近。為了更好地推動相關科技成果落地產業化,2014年10月成立青島中科慧聚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在公司創建之初,即墨區政府給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主要領導都親自帶隊到公司多次考察,不僅很快給解決選址問題,還專門在潮海街道辦給我們騰出一層當辦公場所。”公司辦公室主任吳曉明表示,受益于政府的支持,加上技術團隊的努力,公司發展非常順利。
據介紹,中科慧聚專注于場館規劃設計與建設運營、場館內容制作、數字影像內容開發、影視內容創作、VR制作與拍攝以及智能交互系統的集成。2016年,團隊依托中科院交互技術和現代展示方法,采用虛擬現實、生物仿真、影視制作等技術,打造了國內首個互動體驗型自然博物館——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博物館自2017年10月開業以來接待游客量約15萬人次。
“我們研究院自建成以來,就特別重視文化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完善,在開展三維影像內容創作的同時,一直在積極進行原創作品的版權保護工作。”劉曉秋舉例說,如青島貝林自然博物館有很多高度涉及版權的原創作品,以前在作品的陳列、展示過程中,總有被抄襲、模仿的擔心。而版權保護這一方面,得到了即墨區政府及即墨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大力支持,對于提交的作品版權申請,及時給予回復與修改指導,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目前,公司先后已獲得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26項、版權登記2096項。
“神經病”改出“網紅”企業
近年,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的影響,以出口為主的外貿型制造企業大多舉步維艱,營收、利潤等數據開始下滑。位于即墨的服裝企業酷特智能卻憑借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先發優勢,形成了數據驅動的大規模化個性化定制能力,迅速占領歐洲、美洲、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企業連續六年實現高速增長。這家主打個性化定制的服裝企業也一躍成為了大家眼里的工業互聯網“網紅”企業。
企業轉型必然伴隨著爭議甚至抱怨。當酷特智能董事長張代理在員工會上講出企業轉型的方向——個性化定制時,卻被員工私下里抱怨,越是從業時間長的越認為這不可逾越,改革初期張代理被員工背地里叫“神經病”。
開出年薪500萬聘請量體師,建設信息中心尋找數據的標準化……為了實現從成衣到定制的轉型目標,張代理花費了十余年的時間,投入的時間、人力、財務成本已不可計數。直到2012年,經過多年的艱苦探索、實踐,酷特智能成功轉型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工業化的流水線上每天生產出數千件套的個性化定制服裝,卻在整個車間里找不到兩件一模一樣的西裝。來自北美、歐洲、澳大利亞的海外訂單像雪花一樣漫天而來,企業業務進入高速增長階段。
酷特智能的成功轉型是建立在技術創新基礎上的,各個創新版權也成為了企業的核心資產,截至2018年底,企業擁有酷特智能制造執行系統等軟件著作權22件,大數據互聯網思維下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等知識版權85件。創新版權引領企業升級,也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發展前景。自企業轉型成功以后,上萬家企業登門取經,而酷特智能的轉型升級體系自開始輸出的2016年至今,已經簽約服裝、鞋帽、機械、家居、化妝品等多個行業的近百家企業。
不斷促進版權產業發展壯大
“版權登記以后,不僅僅是當成一份成績單,存檔以后就完事啦。我們還不斷立足自身的優勢,加強版權的轉化運用,讓版權來興業,不僅給企業自身帶來極大的發展,還能帶動鄉村振興,區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即墨區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即墨區以新興產業為突破點,經過多方協調、牽線搭橋,促進意向企業合作,比如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酷特量體APP軟件》已成功在50多家服裝企業內推廣運用;容商天下網絡有限公司智能改造傳統企業升級業務,已向220余家企業免費提供解決方案,已實施或正在實施轉型升級的企業30余家。
紡織服裝產業一直是即墨傳統優勢產業。為進一步擴大版權保護的影響力,即墨區圍繞加強版權保護重點鎮街建設,新設立童裝小鎮等5處版權登記服務點,充分利用山東省版權保護和服務平臺,指導潮海街道結合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通濟新區結合童裝小鎮產業,采取有針對性的版權管理和保護措施,為權利人和使用者提供合法、高效、便捷的版權綜合服務,推動服裝設計及相關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發展,努力打造具有版權特色、富有創新活力的版權保護重點鎮街。依托即墨服裝針織產業的實力,提出“打造全國領先的知名童裝品牌聚集地”目標,每年拿出5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童裝產業,打造100%即墨自主原產原創服裝品牌的童裝城,并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即墨國際童裝節。成立全國首只童裝IP產業基金,即墨被確定為全國優秀童裝品牌示范基地、全國紡織行業創新示范集群。
紡織服裝只是即墨特色版權產業體系的龍頭產業。據介紹,近年來,即墨區版權管理部門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社會需求開展調研,堅持主動服務、人性化管理,有效促進版權產業的發展壯大。目前,即墨已基本形成以紡織服裝產業為龍頭,工藝美術、影視、商貿物流等產業為支柱的具有即墨特色的版權產業體系。
“當前,版權保護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發展水平及投資環境的重要綜合性指標。實踐證明,創建版權示范城市既培植了城市文化,改善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又可以促進版權事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整個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即墨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古老而又煥發勃勃生機的即墨區,正借力版權示范城市的“光環”奔跑著、不斷加速發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