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成全世界免费高清观看,成全影视大全在线观看,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半島觀察|深耕向海,從蔚藍到未來

2025-09-09 08:35 大眾·半島新聞閱讀 (4324) 掃描到手機

東方大潮涌,新區向海強。

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于9月7日至9日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作為國家批準山東保留舉辦的3個省部級論壇之一,此次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新區舉辦,是對青島西海岸新區經略海洋久久為功的肯定,也為其鏈接全球優質資源、拓展藍色經濟合作、促引海洋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海洋產業提供了難得的寶貴機會。

從蔚藍到未來,這是新時代給予西海岸的新命題、新機遇。

作為肩負“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使命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可謂不負眾望。2024年,新區海洋生產總值突破2100億元,分別占青島市、山東省、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40.6%、11.8%、2%,從產業升級、全球合作到政策保障,全方位構筑藍色發展新高地。

以海洋為紐帶,以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契機,立于潮頭之上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必將在海洋強國建設中堅定扛起“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全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

和合共贏

作為省部級論壇之一,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是繼2024年首次整合“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與“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活動”升級后,第二次成功舉辦,這標志著論壇進入常態化、機制化運作新階段。

通過部省市區四級聯動,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聯合國相關機構及涉海國際組織代表密集參會,將山東實踐深度融入全球海洋治理,成為山東踐行海洋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載體。

而作為山東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肩負重任,踔厲前行。

今年是海洋合作發展論壇舉辦的第二年,無論是來自全球海洋領域的嘉賓還是辦會內容和規模,都得到進一步擴容。

9月8日,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開幕。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名涉海國際組織、政府機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代表及專家學者等嘉賓齊聚,重點聚焦海洋經濟、科技、綜合治理、文化等領域,深化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深耕蔚藍,共謀海洋繁榮。

本次論壇設立“1+1+4+5”11個板塊活動,覆蓋聯合國“海洋十年”行動相關議題,以及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生態治理、綠色航運轉型、海洋生物醫藥研發、深海資源開發、海洋青年人才培育等方向。

開幕式上,多項重要成果集中發布,為國際海洋發展合作再添基石。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執行秘書維達爾·海爾格森宣布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秘書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啟動,標志著我國在聯合國“海洋十年”框架下首個城市合作平臺進入實體化運行階段,為全球沿海城市參與海洋治理提供制度化協作城市實踐樣本。

除此之外,《2025中國海洋發展指數》《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狀況報告》《海洋青年人才青島倡議書》等多項大會成果的發布,也為推動海洋發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守護藍色家園注入新動能。

在本次對話會上,東亞海洋合作平臺藍色經濟發展聯盟正式啟動,這推動了藍色經濟標準體系與最佳實踐的區域互認,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會上,宜可城—地方可持續發展協會全球秘書長吉諾·范比金宣布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式成為宜可城會員。這不僅彰顯了海洋城市在全球自然保護中的引領作用,也將為更多沿海和島嶼城市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建設中提供有力的示范。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論壇上,騰訊開創“游戲流量反哺海洋生態、數字場景激活公眾參與”的雙向賦能范式,新發布的游戲《和平精英》“夏日海豚島”版本產生的公益價值將直接落地青島西海岸新區海洋環保領域,為全球海洋環保提供“技術+公益+在地化”的實踐范例。

智繪蔚藍

縱覽此次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的日程安排,涉海領域的產業合作創新發展是最強音,無論是在耕海牧漁、向海問藥這些向海洋要資源造福全人類發展的領域,還是在解決人工智能在海洋產業應用的廣闊前景,都讓人無比期待。

創新,是人類深耕海洋不變的主題。以創新為核,激活海洋經濟新動能,推動海洋產業升級發展,正是西海岸的“拿手好戲”。

5月22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橋吊平均單機作業效率達到每小時62.62個自然箱,第13次刷新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9月2日,山東港口青島港董家口港區第二座4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現場核查,標志著我國北方重要鐵礦石接卸樞紐實現能級再提升,將進一步放大董家口港區輻射帶動能力,打開更新更大的海陸空間,助推港口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

擁有世界最大的礦石、原油碼頭,世界一流的糧食碼頭樞紐中心;全國8.6%的鐵礦石、12.6%的原油、17.8%的紙漿、52%的天然橡膠、60%的棉花經此集散;230條國際航線通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西海岸新區提供了“世界一流”的港口資源。“升級”“刷新紀錄”,這些關鍵詞也總與山東港口青島港相伴而行。

作為全球自動化碼頭的“領航者”,山東港口青島港自主研發的A-TOS碼頭智能管控系統與A-ECS設備智能控制系統,成為刷新世界紀錄的關鍵。

今年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聚焦雙系統協同,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升級算法與算力,持續提升碼頭作業效能,系統能在毫秒內從15萬余場位中選出最優堆碼位置,堆場翻倒率降低5.14%;AGV結合視覺感知等技術,運行間距縮2.6%、速度提3.6%,作業效率屢創新高。

不斷創新突破,讓坐擁前灣港、董家口港“雙港口口岸”的新區有了擁抱全球發展機遇的堅定信心。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不斷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充分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加快向‘新’而行,推動海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新區海洋發展局局長隋俊昌說。

作為中國三大造修船基地之一,青島海西灣國家級船舶海工產業基地不僅是“大國重器”的誕生地,更成為西海岸新區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重要支撐。

今年上半年,中船發動機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交付主機135臺、248萬馬力,交付主機臺套數和馬力數同比增長12.5%和11.5%。

海洋裝備是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基礎保障,鍛造“大國重器”,西海岸新區船舶海工產業正由“造殼”向“造芯”轉變,也更能體現新區從“制造”向“智造”的躍進。

放眼新區,累計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16處,占全國總量的近1/10;建成“刺參良種育繁推一體化建設示范項目”等3處水產種業基地項目;青島國信制藥研發的國內首個免疫抗腫瘤海洋藥物BG136進入臨床Ⅱ期試驗;山東港口青島港構建全球首個港口信息模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布全球高分辨率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瑯琊”1.0,氣動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榮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最高獎,中海潮公司“海鏡”—海洋信息數字化實驗室入選國家2024年先進計算賦能新質生產力典型應用案例……

無論是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還是傳統化工材料產業向海洋新材料產業煥新轉型,抑或是涉海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都是新區在用創新繪就藍圖,不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產業強海的堅實步伐,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碧海含金

今年,青島西海岸旅游投資集團經過與中國建設銀行多輪磋商,成功申請到1000萬元“生態貸”授信。這筆特別的授信是以靈山島生態產品價值為抵押標的,也是繼成功創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完成靈山島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和青島市首例海產品碳足跡核算后,靈山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創新之舉。

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靈山島保護區2020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年排5668噸二氧化碳當量,森林碳匯7001噸二氧化碳當量,年自主負碳1333噸二氧化碳當量,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

經測算,靈山島2022年生態產品總值達59474.45萬元。靈山島試點搭建的碳普惠信息平臺通過實施碳積分兌換、碳減排激勵等機制,引導居民養成低碳生活習慣。

如今,靈山島逐漸減少碳排放,增加碳匯,減少島內化石能源使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對可再生能源加大開發力度,制定靈山島車輛管理辦法,嚴格控制燃油車數量,實現燃油車“零進島”;完成家庭清潔能源取暖改造,安裝太陽能路燈,實現太陽能路燈照明全島全覆蓋……

碧海含金。靈山島像是新區廣袤海洋上的一座燈塔,照耀著海洋綠色低碳發展的前行之路。我們也看到,良好的海洋生態真正蘊藏著巨量的財富等待人類挖掘采收。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秉持“生態養海、向海開放”理念,著力塑造特色,打造環境優美、獨具魅力的美麗海島,以生態治理夯實基礎,以國際合作拓寬空間,將“西海岸方案”推向全世界。

2016年,青島西海岸啟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生態治理成效顯著:拆除廢棄養殖池、清理岸線137公里,修復濱海濕地200公頃,修建78公里藍灣慢行系統,新增90余公頃濱海公園,靈山灣成為全國美麗海灣標桿。

依托豐富的海洋資源優勢,西海岸新區積極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通過系統治理、育強產業、做優品牌、創新機制,打通了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的綠色通道,以“陸海統籌、科技賦能、全民共治”的生態治理模式,為海洋保護提供了中國方案。

此外,深知品牌賦能提升價值的道理,青島西海岸實施海洋漁業品牌培育工程,擁有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9個區級以上知名漁業品牌,創新發布省內首個海洋漁業區域公用品牌“靈瑯八鮮”,通過舉辦“耕海記”“海島生活節”等活動,推動“漁業+文旅”融合,年接待研學超10萬人次、吸引游客超50萬人次,實現從“賣產品”到“賣品牌”“賣文化”的躍遷。

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海洋的探索,海洋可持續發展也成為此次論壇的重要命題之一。在此次論壇為海洋生態保護提供的國際交流平臺上,來自全球的政要專家、行業領軍積極探討各方力量如何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為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西海岸力量。

攜手未來

無論是創新還是可持續,都離不開科學統籌的強有力支撐。近年來,西海岸新區正是堅持陸海統籌,通過科學規劃、精準監管、制度創新,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

青島自貿片區,是新區發展海洋產業的高能級平臺,為新區諸多創新舉措提供了先行先試的試驗田。

8月20日,裝載26.7萬噸進口原油的“新麗洋”輪靠泊山東港口青島港油港公司碼頭,經黃島海關關員現場查檢符合要求后,該輪即開始卸貨、轉運工作。“以往,進口原油需在海關實驗室檢測和合格評定后才能開始卸貨轉運。”青島實華原油碼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原波說,“現在海關取樣后,油輪無須在碼頭等待檢驗結果即可辦理提離手續開始卸貨,太方便了。”

這得益于青島自貿片區聯合青島海關在全國首創的進口原油“先放后檢”模式,驗放時間由2至3天縮減至半天,每船可節約各類費用200萬元。

近年來,新區不斷加強頂層設計,積極拓展海洋經濟發展空間。

新區成立工委科技和海洋發展委員會,進一步優化體制機制,凝聚全區海洋發展合力,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落實。組織召開新區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工委科海委會議,進一步增強海洋發展動力。

《關于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引領區的實施意見》《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的出臺,為新區構建起“1+3+3+1”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提升海洋產業能級,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區還創新設立首個國家級新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聯盟,有效暢通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工作機制。

……

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也是新區向海深耕的成果。

新區也將全面展現改革開放和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度對接國際組織和商協會,力促中外企業在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最大限度釋放合作潛能、共享論壇紅利。

正如大會主題所講:從蔚藍到未來——發展可持續海洋經濟,共建美麗豐盈的海洋。相信此次論壇定能凝心聚力,攜手為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建設海洋強國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王麗平 實習生 閆新月 趙悅 圖/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孟達)

  1. <strong id="eai4v"><strong id="eai4v"></strong></strong>
    <strong id="eai4v"></strong>

    <bdo id="eai4v"></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合江县| 乌拉特中旗| 石首市| 桓台县| 施秉县| 板桥市| 嘉定区| 昌都县| 巴楚县| 安仁县| 秦皇岛市| 中西区| 芒康县| 紫阳县| 阜阳市| 紫阳县| 伽师县| 思南县| 年辖:市辖区| 雷山县| 延安市| 大邑县| 会理县| 霍山县| 景德镇市| 秭归县| 沿河| 广南县| 上饶市| 修武县| 建瓯市| 朔州市| 大邑县| 高陵县| 安吉县| 曲靖市| 芦溪县| 新宾| 正蓝旗| 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