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考公入職1個月,就因故意泄露國家秘密被抓
黨政機關和涉密企業事業單位的新入職人員,既是保護國家秘密安全的生力軍,也是機關、單位保密教育的重點對象。一些新入職人員初到崗位,就造成失泄密事件,給國家和個人都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
典型案例
案例1
楊某是一名90后,具有博士學位。2022年9月底,楊某作為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1年)在某省直單位工作,主要從事文件收發等工作,其于當年10月先后2次將2份涉密文件帶回家中,并上傳至境外網站。2022年10月底,楊某在其住處被抓獲。楊某作為國家工作人員,違反保密規定,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情節嚴重,被以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二個月。
案例2
張某某是一名95后,于2019年6月簽署《保密承諾書》,在某軍工單位從事裝配工作。期間,張某某通過交友軟件結識“女網友”,向境外間諜人員提供國家秘密信息。2021年1月至2月,張某某非法獲利1200元。張某某被以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剝奪政治權利一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2000元,追繳違法所得。
警示
上述案例中的新入職人員,對應盡的保密責任和義務缺乏深刻認知,對有關保密法律法規和制度要求缺乏系統了解,最終步入歧途,泄露了國家秘密,不僅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也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教訓深刻,代價沉重。
保密責任不要忘。保密法第五條規定:“國家秘密受法律保護。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人民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義務。”新入職人員要深刻認識到做好保密工作對國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意義,牢記肩上的保密責任,從一開始就要養成良好的保密習慣,嚴格按照保密規定行文辦事,扣好保密第一粒扣子。同時,機關、單位應加強對新入職人員思想狀態、個人情況的了解,及時發現風險和隱患,堵塞漏洞,避免新入職人員犯錯誤、栽跟頭。
保密學習不能停。新入職人員要將保密知識和保密能力作為一項業務基本功,積極參加機關、單位組織的保密業務培訓及保密宣傳教育活動,主動學習保密知識,不斷增強保密意識,熟練掌握保密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紀律要求,全面掌握崗位所必需的保密知識和技能,確保自身保密工作能力始終適應形勢和任務發展需要。
保密義務不下班。新入職人員在“八小時以外”的業余時間也要履行好保密義務,增強防諜保密意識和敵情觀念,自覺凈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堅定,時刻繃緊保密這根弦。任何場合不隨意討論國家秘密,與任何人打交道不涉及涉密、敏感話題,始終守住保密底線。發現涉嫌泄露國家秘密線索或保密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撥打12336向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