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LUBUBU穿上“高定漢服”!90后青島創業者給潮玩做娃衣,賣爆了
身披敦煌飛天帔帛,腰系唐代蹀躞帶,額點花鈿、面染唐妝—今年夏天,風靡全球的潮玩LABUBU穿上了一件件驚艷的“高定漢服”。這些精美娃衣出自青島市市北區90后創業者李俊芝之手。
由她精工制作的唐代圓領袍、明代馬面裙、敦煌飛天服等組成的“國風衣櫥”正在線上熱銷,最火的一款賣出超千套。這些制作考究的國風娃衣讓傳統服飾文化“穿”越時空,在玩家中掀起一股“國風娃衣熱”。
LABUBU穿上圓領袍,爆賣上千件
今年以來,LABUBU爆火出圈,也帶動了周邊產品的火熱,娃衣賽道也迎來新風口。
“五六月份,一款唐代圓領袍材料包突然賣爆,最火的單品賣出超過一千套。”李俊芝介紹,這款圓領袍是結合熱播劇《國色芳華》中的花鳥使造型,復原的一款圓領袍。單價從39元到138元不等,如果搭配幞頭、絨花等配飾,整套價格300元左右。最初她只計劃做幾十件,沒想到銷量越來越多,后續追單增加至幾百,又漲到上千。“原本隨材料包搭配的都是手繪圖紙,后來實在忙不過來,我就通過電腦繪圖后交給印刷廠批量印。”
唐代圓領袍、齊胸衫裙,宋代的宋褙子,明代的馬面裙,戰國深衣,漢代曲裾……這些仿佛微縮藝術品的漢服娃衣,全部由李俊芝手工完成。
娃衣嚴格參考不同朝代的史料和壁畫等復原制作,還融入了李俊芝的巧思。“像敦煌飛天服,配色源自敦煌壁畫,用飄逸絲帶制作帔帛的設計靈感來自飛天形象,而且采用磁吸設計,實現一衣兩穿,既可穿出貴氣雍容,亦可變身敦煌飛天。項鏈則復原唐代水晶項鏈,搭配磁吸扣,還可拆下作為精致手鏈佩戴。”
“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三、四套。”李俊芝不僅運用宋錦、絞花羅等非遺面料,通過一道道精細工序,為潮玩打造出華美服飾,還與非遺傳承人合作,推出一款不足3厘米的手工絨花配飾。“別看它小,全部要用絲線一點點盤結而成,老師傅手藝再熟,一天也只能做兩三朵。”盡管每朵售價達129元,仍深受玩家追捧。
全憑自學,為潮玩做復原漢服
李俊芝并非服裝科班出身,大學時學習平面設計,畢業后一直按部就班的工作。生育后,為了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她轉型教育行業,教小朋友創意美術。
一次偶然改變了她的職業軌跡。任職的教育機構急需一名服裝課老師,臨時邀請她幫忙。憑借自身美術功底和教案,她成功完成教學任務,卻由此萌發了對傳統服飾的濃厚興趣。
“課上,我問孩子們知不知道公主穿什么衣服,他們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迪士尼。”這個回答深深觸動了李俊芝,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這么多美麗的服飾。
這讓她看到了傳統文化傳播的新可能。通過調研,她發現漢服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而迷你漢服恰好能夠成為可以觸摸的歷史。
2021年,李俊芝正式將mini漢服確定為創業方向。雖然報了服裝設計網課,但她發現課程內容以西式剪裁為主,傳統服飾相關內容稀缺。于是她開始自學,從服裝結構、面料工藝到歷代漢服形制與紋樣,都靠著自己啃下一本本專業書籍。
為了確保服飾的準確性,她經常前往博物館,對著出土文物和古代壁畫一研究就是大半天。從唐代圓領袍、明代馬面裙到宋代褙子,每一款服飾都要經過仔細考據。
考慮到讓孩子們也能體驗制作樂趣,她創新性地開發了材料包模式,將布料預先裁剪好,搭配相應工具,讓使用者能夠親手制作出精致的迷你漢服。
抱著分享的念頭,李俊芝開始在小紅書上發布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過程。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有人咨詢購買材料包,這讓她看到了市場機會。去年底,她最初試著給自己的娃娃做娃衣,并給LUBUBU設計了一款,沒想到,一下子火了。隨后,她開始設計更多款式的材料包,還推出詳細的線上制作課程,也接受玩家自帶布料的定制需求。如今,她的社交賬號已經獲得超過10萬點贊。
挑戰最小娃衣,做出9厘米套裝
李俊芝的工作臺上,仿佛隱藏著一個微縮的工藝世界:迷你電熨斗處理著僅5毫米寬的折邊,鑷子小心夾起1毫米的氣眼、2毫米的珠花……這些都是她為潮玩娃娃制作“國風高定”娃衣的秘密武器。
李俊芝不斷挑戰工藝極限。她從制作60厘米的1/4人偶娃衣起步,逐漸嘗試為17厘米的LABUBU,乃至10厘米左右的更小素體制作服飾。最終,她成功為僅10厘米高的OB11素體娃娃制作出明朝交領襖與馬面裙,整套服飾總長約9厘米。
“最讓人崩潰的是制作蹀躞帶,”她拿出一盒廢品說道,“膠水溢出來,整條腰帶就報廢了。做兩條就得準備四條料,損耗率高達50%。”這條寬約5毫米的腰帶上不僅飾有精巧帶箍,兩端還繡著金線刺繡,完美還原了唐代功能性腰帶的原貌。
在她的巧手下,一件件精美絕倫的微縮服飾誕生:唐代圓領袍的領子需要內襯包條,對花必須精準無誤;明代襖衫保留著接袖和護領的傳統制式;唐代幞頭參照慕容智墓出土實物精心復原。
除了復原傳統服飾,她不斷創新,將熱播劇造型還原到娃衣上,還為棉花娃娃“周可可”(歌手周深周邊)制作星空主題圓領袍,以周深應援色—藍色為底,采用星紋刺繡的燙金面料,融合傳統與科幻元素。
走進校園,給孩子們上“穿”越歷史課
在李俊芝看來,漢服不僅是服飾,更是一個時代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縮影。
“我希望以漢服為切入點,就像打開歷史的顯微鏡一樣,讓一個個朝代變得具體可感。比如通過唐代圓領袍、宋代褙子,結合李白、李清照等人物形象,幫助孩子建立對歷史的直觀認知。”
今年春天,李俊芝和她的團隊走進了青島多所中小學,開設了一系列別開生面的傳統服飾文化課程。“當孩子們親手為娃娃穿上漢服時,他們會好奇:為什么李白要穿圓領袍?李清照的旋裙有什么特別之處?這其實就是最生動的歷史啟蒙課。”
8月28日,她又為一批教師進行了專業培訓。秋季新學期,這門特色課程將在更多學校開設。
除了教學活動,李俊芝還在積極籌備新品,并與文創機構合作推出博物館聯名文創。
隨著娃衣市場持續升溫,一個人創業的她時感力不從心。
由于市面上現有面料紋樣多針對成人服飾設計,用于娃衣時比例往往過大。她希望未來能自主設計面料圖案,定制專屬布料。
她也期待能匯聚更多力量。“我希望能帶動一群寶媽,讓她們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也能擁有自己的小事業。比如通過夜校或手工培訓,幫助大家培養相關技能,未來可以合作代工或開發衍生方向。”
“我的目標是打造一套完整的國風娃衣體系,讓每個朝代都有代表性服飾。”李俊芝表示,“潮玩也可以成為漢服文化的代言人。”她還計劃在未來推出自有IP的娃娃,借助這些與年輕人情感共鳴的方式,讓歷史變得可觸可感,不再遙遠。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 青島故事|公園散步遇老太落水,90后小伙兒火速跳水救援
- “90后”博士在新疆,用技術把鹽堿地改良成“金土地”
- 九三閱兵3名旗手:均為“90后”,平均身高189厘米
- 破90億!2025年暑期檔電影總票房再創新高
- 青島故事|餛飩店爆火成情緒療愈地,上千游客留言超暖心!90后店主走過十余城愛上青島
- 糧滿倉·好豐光丨新農人:小桔梗“鏈”動大產業,淄博“90后”托起鄉村振興致富夢
- 平安人壽青島分公司:三次賠付約90萬 守護兒童治療之路
- 糧滿倉·好豐光丨新農人:種出表盤大的藍莓!青島“90后”夫妻繪就田園新畫卷
- 青島故事|為攬八方客,店主開起“演唱會”!90后大學生開餐館月流水10萬元
- 選“寶寶巴士”當婚車,90后小夫妻把低碳婚禮玩出新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