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湖島記憶主題故事分享會”第3期走進巴士公司,在“今昔對照”中觸摸社區變遷
近日,青島市市北區湖島街道湖島社區第三期“湖島記憶主題故事分享會”溫情啟幕。此次活動打破場地邊界,走進市北巴士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以“主題巴士見證湖島變遷”為核心,將原本功能性的巴士場地,打造成一座承載本土文化、傳遞歲月溫情的“移動課堂”,讓“湖島記憶”品牌系列活動的溫度與內涵,在新場景中得以延續與深化。
活動開始,市北巴士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的講解員便帶領大家與“湖島記憶”主題巴士322路近距離對話。這輛巴士意義非凡,由湖島街道、湖島社區攜手市北巴士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聯合打造,于2025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它不僅是串聯老湖島煙火與新湖島風貌的文化“新名片”,更成了市民與游客爭相打卡的“社區文化地標”。
步入巴士,時光的對比撲面而來,車身張貼的湖島老照片,與如今嶄新的社區風貌圖相映成趣;車內扶手、座椅旁的文字標識,則像一條無形的線,將湖島街巷的變遷與公交線路的發展緊緊串聯。從昔日村民出行依賴的漁船、自行車,到如今穿梭社區的便民公交,這輛巴士儼然成了“流動的湖島記憶展”,讓在場居民直觀地觸摸到湖島社區一路走來的足跡。
隨后,湖島社區特別邀請老黨員、“幫您辦”優秀志愿者王早源,接過了“講述接力棒”。他以自身生活經歷為藍本,將湖島故事娓娓道來。從年輕時乘坐擺渡船往返湖島與市區的奔波記憶,聊到公交線路逐步覆蓋社區后,居民出行“抬腳就能走”的便利變化;再到如今參與“幫您辦”志愿服務時,親眼見證鄰里在公交站點互幫互助的溫情日常。“以前出門靠‘等船’,現在出門‘坐公交’,這不僅是出行方式的改變,更是湖島人生活越來越好的見證!”樸實的話語里,滿是對家鄉的深厚眷戀,也讓在場聽眾對湖島的變遷有了更真切、更暖心的體會。
此次活動巧妙地將“湖島記憶”與公交服務場景深度融合,既為系列活動注入了新形式、新活力,也讓市北巴士的職工與社區居民在熟悉的環境里,重拾了藏在時光里的家鄉記憶。參與居民紛紛感慨,從影像展、廣場講解到巴士場站分享,每一期“湖島記憶”活動都能帶來新視角,也讓大家對家鄉的熱愛愈發濃烈。湖島社區黨委書記白國莉表示,未來將繼續聯動“紅色合伙人”,挖掘更多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讓“湖島記憶”主題分享活動既出特色、又有創意,讓文化傳承真正扎根生活、貼近民心,更有溫度。
而這樣溫馨動人的場景,在湖島社區早已不是新鮮事。為了讓社區的“老故事”鉆進年輕人的“新耳朵”,讓初來乍到的“新居民”讀懂“老地方”的歷史與情懷,社區工作人員一次次登門走訪老住戶,反復調研居民需求,最終精心開設了“湖島記憶故事會”。
每一期活動前,工作人員都會投入大量精力籌備,專門邀請社區里的老黨員、老住戶擔任“主講人”——他們帶著自己的親身經歷而來,從當年漁船搖櫓時的艱辛打拼,講到如今社區里高樓林立的繁華景象;從過去鄰里間你幫我挑水、我幫你看娃、共享一碟咸菜的溫暖日常,講到社區一步步從漁村蛻變成現代化社區的奮斗歷程。
這些“主講人”的講述鮮活又具體,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滿是真情實感,聊到艱辛處,能讓聽眾悄悄紅了眼眶;談及趣事時,又引得滿場歡笑。他們把社區建設中一個個平凡卻偉大的奮斗故事、一段段藏在歲月里的溫情記憶,都講得活靈活現,仿佛那些時光就在眼前重現。也正因如此,新老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在一次次傾聽與共鳴中,不知不覺變得愈發濃厚。
除了人氣爆棚的故事會,社區還同步開展了老物件征集、文化集市等豐富活動,讓“湖島記憶”以更多元的形式走進居民生活。老物件征集活動一經啟動,便點燃了居民的熱情,大家紛紛從家里翻出珍藏多年的“寶貝”捐贈。
而湖島街道、湖島社區也是大力走訪,幾經周折尋回了當年的幾樣老物件,社區廣場上展示的古樸石碾、村民下海用的四鼻子罐,都是老湖島村重要的生產生活工具,也是最具湖島特色的記憶符號之一。每一件老物件都帶著時光的溫度,默默訴說著湖島社區的變遷,引得居民們不時停下腳步,對著物件回憶往事,你一言我一語,滿是歲月沉淀的溫情。
這些滿是煙火氣的活動,不僅挖深了社區的文化根脈,讓珍貴的歷史記憶得以代代傳承,更成了新老居民情感交融的“精神紐帶”——大家在一來一往的互動中,慢慢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也讓社區多了份“一家人”的親切。
如今,“湖島記憶故事會”已成功舉辦3期,征集到的老照片有100余張、老物件20余件。這些承載著時光與情感的珍貴資料和物件,都被小心翼翼地保管在社區的文化展示區,成了社區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越來越多人漸漸明白,社區的溫度,不只是藏在整潔明亮的樓道、便利完善的生活設施里,更藏在那些代代相傳的老故事里,藏在新老居民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建設美好家園的默契與溫情里。而這,正是湖島社區最動人、最珍貴的“幸福密碼”,也讓湖島社區真正成了一個滿是愛與溫暖的大家庭。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