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只為信賴!骨科“院士團隊”張培訓教授主刀,青島老人圓康復夢
半島網8月14日訊 (記者 孫貼靜)72歲的趙女士(化名)在異國他鄉被左膝關節的疼痛困擾了整整三年,一直靠服用止痛藥物帶來短暫緩解,但三個月前,她的左膝突然腫脹劇痛,關節無法伸直。面對日益加重的病情,趙女士的女兒決定帶母親回國治療。跨越萬里重洋,她回到青島老家,尋找值得托付的醫療團隊。趙女士的女兒和家人多方咨詢,最終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北大知名專家門診,遇到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科專家、青島醫院創傷(骨科)中心主任張培訓教授。
國家隊專家,方案贏得患者心
張培訓教授接診后,細致查看了趙女士的影像資料,確診患者患有“左側單側膝關節骨性關節病”。他沒有急于給出結論,而是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屬剖析病情。
趙女士的情況,保守治療效果已經非常有限,有兩個方向可以考慮:一是關節鏡下的微創修復;二是部分膝關節置換,也就是單髁置換術。
張培訓教授向患者詳細解釋,微創手術創傷小,但關節內軟骨磨損嚴重且范圍較大,尤其年紀因素影響修復愈合能力,萬一效果不理想,可能面臨二次手術。而單髁置換只替換掉膝關節內側損壞的“間室”,外側和髕股關節這些完好的部分都予以保留。這樣手術創傷相對更可控,術后關節功能更接近“原裝”狀態,恢復也更快。
這份基于專業判斷的坦誠與詳盡,為患者長遠考慮的用心,打動了趙女士和她的家人。輾轉多家醫院并對比方案后,他們最終選擇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
嚴謹術前規劃,尖端技術護航
信任托付,責任千鈞。張培訓教授帶領團隊展開了周密的術前規劃。一個關鍵挑戰浮出水面,趙女士在國外曾接受關節腔內激素注射治療。多次激素注射會增加關節置換術后感染風險,必須采取超常規的預防措施。
為此,張培訓教授和青島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徐青鐳決定采用美國梅奧診所的先進技術——骨髓腔內注射萬古霉素。常規靜脈注射抗生素,藥物分布全身,到達手術部位骨組織的濃度有限。而直接在手術區域的骨髓腔內精準給藥,能將局部藥物濃度提升數十倍,如同在關鍵戰場構筑起一道強力防線,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這項技術的應用,體現了團隊將國際前沿理念落地青島、服務患者的實踐。
精湛手術實施,跨越重洋康復
張培訓教授、徐青鐳主任手術團隊配合默契,精準實施了左側膝關節單髁置換術+髕骨內側支持帶松解術,手術過程非常順利。
術后康復同樣至關重要。趙女士返程機票已定,術后僅20天就需長途飛行,這對傷口愈合和早期功能恢復提出了極高要求。
醫療團隊采用了免拆線縫合技術,減少患者奔波;制定了詳盡的康復計劃,密切跟蹤恢復情況。術后兩周,復查影像資料顯示假體位置良好,血液指標正常,傷口愈合正常,關節活動度恢復滿意,指標指向順利康復。
復查當天,趙女士精神狀態飽滿,行走姿態從容。帶著這份滿意的答卷,她如期登上了返程的航班。近日,趙女士從大洋彼岸傳回近況視頻,她步履穩健,生活如常,困擾多年的膝痛陰霾終于散去。
趙女士萬里歸鄉求醫的故事,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高水平醫療服務的簡影。像張培訓教授這樣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國家隊”專家常駐青島,把頂尖的醫療技術、嚴謹的學術作風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深深扎根于此,讓“國家隊”的優質醫療資源真正惠及每一位有需要的青島人。
- 青島市海慈中醫醫療集團本部運動康復科正式開診!開啟科學康復新路徑
- 家長們注意啦!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兒童生長發育義診再次來襲
- 康復大學與海爾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培育大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
- 半島聚焦丨萬里歸途,祖國帶你回家!網友“第一視角”記錄撤僑
- 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北部院區終末消毒工程施工公告
- 患膝骨關節炎疼到走不了?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骨科手術機器人持續“上崗”,精準助力關節置換
- 聚焦腫瘤康復領域的前沿技術與臨床實踐,第二屆腫瘤康復大會在青島隆重召開
- 青島故事丨愛心接力鋪就“光明路”!志愿者護送盲校學子踏上五一返鄉歸途
- 深化校企合作 “青島好成果”康復產研合作沙龍活動成功舉辦
- 年紀小恢復得更快?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接連救治多例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專家這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