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有個“高師傅”,義務修了上萬臺電器,是鄰里盛贊的“維修俠”
“我這個掛燙機正用著,突然就跳閘不噴汽了,還能修修繼續用嗎?”就在記者采訪期間,小區居民馬芹拿著損壞的電器來到位于青島市市北區合肥路街道恒苑小區的“宜豐志愿服務工作室”進行求助。“大姐,沒問題,這掛燙機的加熱體腐蝕漏水是很常見的毛病,花二三十買個配件,我給您換上就和新的一樣。不過以后每次用完了,一定要注意把里面存的水放空,這樣才能用的長久。”在高宜豐一邊熟練的進行拆卸,一邊向居民普及家電使用的小常識。
小到燒水壺、吹風機、兒童玩具,大到洗衣機、微波爐、電腦,還有新興的洗地機、清潔機器人,鄰居們家里電器有了故障,總習慣來找高師傅給看一看。三個各500余人的業主群里,找“高師傅”維修咨詢和維修后的成果展示是最活躍的話題。“你看,剛修好洗地機發到群里,鄰居們這又扎堆送來幾臺。”
居民們口口相稱的“高師傅”名叫高宜豐,現任青島市檔案館信息技術處處長、一級調研員。作為一名在職黨員,他常年在小區的志愿服務工作室免費幫鄰里維修各類家用電器,把志愿服務“融入日常、化作經常”,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收獲鄰里們的高贊。
初次見到高宜豐,是在業主之家的一間十余平方米的工作室里。放眼望去,擠擠挨挨地擺放著各種維修用的零部件和儀表工具。繁中有序的是,不同配件被他分門別類地歸置在不同的抽屜和柜子里,并細心地貼上標簽。小到螺絲螺母、電阻電容,大到真空泵、切割機,還有那些他從鄰居贈送的廢舊電器上拆來留作備用的舊零件,他粗略估計,這些“寶貝”加起來得有上萬件。
如何走上公益維修家電這條路?高宜豐說,從大學時,他就利用專業特長,與一些同學組成學雷鋒小組,利用閑暇時間幫周邊居民維修家電,算是學練互促。
工作后,在單位組織志愿服務活動時,他主動提出,擺上維修家電的服務攤位。后來搬到恒苑小區,他又與一群熱愛公益的伙伴們積極組織志愿服務大集。
馬芹仍記得10年前在小區廣場上高宜豐攤位前的“盛況”:“到了中午,別的攤位都陸續撤了,就高師傅這,等著家電的隊伍還排著。”
后來,在社區黨委、業委會與物業的支持下,這個“撤不掉”的攤位就搬進了業主之家。
他直言自己是標準理工男,平時不抽煙不喝酒,省下的零花錢都用來購買配件和維修工具。下班后的閑暇時間,他都喜歡待在工作室,不斷攻克維修中的難題,成了他生活中的一大樂趣。特別是遇上有挑戰性的難題,經常不覺中就到了深夜。
這些年下來,經高宜豐維修過的大小家電,粗略估算,也能有上萬件了。
雖然維修得多了,很多問題手到病除,但他覺得,現在新技術發展快速,各類新型智能家電越來越多,搞維修也得加強學習,與時俱進。為追蹤前沿技術,他利用空檔,從各大平臺上搜教程、做筆記,重溫大學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等專業課程,自學最新數字芯片的結構原理、典型應用等知識。為提高動手能力,修復損壞部件,他把設備拆了裝、裝了拆,常常廢寢忘食,沉迷在機械結構研究中。他還會把遇上的難題與維修心得發到網絡平臺上與網友交流,不少帖子都收獲萬次點贊。
高宜豐說,他特別希望有更多的在職黨員加入到志愿服務團隊中來,更想帶幾個徒弟,把這份為民服務的初心和手藝傳承下去。
(半島全媒體記者 曹現梅 通訊員 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