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青島有個“藥王谷”,上百種中藥材安家!西海岸新區1萬多畝中藥材助力村民致富
在西海岸新區六汪鎮李家阿洛村西南側的一處“谷地”旁,有一個占地10畝的中藥科技小院,在這里生長著丹參、蒲公英、桔梗、黃芩、西洋參、枸杞、黃連等近百種中藥材。在這里,中草藥科研團隊專注本土中草藥規范化種植和種苗研發。記者了解到在西海岸新區中藥材協會的帶動下,目前西海岸新區已經有1萬余畝中藥材的種植面積,通過種植中藥材,村民也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和增收。
劉德祿查看中藥材的長勢情況。
“藥王谷”里中藥材花開正盛
踏進中藥科技小院的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形態各異的中藥材。“我們這里的中藥材有平時常見的比如蒲公英、百合等,也有普通人只聽其名未見其狀的西洋參、丹參、黃連等,這個小院從去年春天建成之后,我們陸陸續續地在里面引種各種中藥材,目前已經有近百種。”青島西海岸新區中藥材協會會長劉德祿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這個時節正是不少中藥材開花的盛花期。“你看這些黃芩、丹參、百合、黃連,都開花了。”
在一片遮陽網覆蓋的區域,是剛剛種植沒多久的新品種西洋參,由于怕曬,因此,它受到了特殊的關照。“我們不僅搭建了遮陽網,還用小麥秸稈進行了覆蓋以保持水分。”劉德祿告訴記者,目前西洋參在西海岸地區的種植還在起步階段,小院正在對其進行試種。
劉德祿正在查看黃芩的生長狀態。
都說黃連苦,在經過黃連的種植區域時,記者隨手摘下一片葉子,只見從葉片的撕裂處冒出了一些黃色液體,放入嘴中,苦到嗓子眼的苦味馬上就給記者以顏色。“你還沒有一口把葉片吞下去,否則絕對會讓你印象深刻。”劉德祿說。
劉德祿向記者介紹中藥材。
記者了解到,中藥材科技小院的一個重要屬性就是科研。“協會組建了頂尖的中藥材科研專家團隊,攜手高校青年力量,組成中草藥科研‘夢之隊’,專注本土中草藥規范化種植和種苗研發,助力新區中草藥產業發展。”劉德祿介紹,新區中藥材協會獲得山東省優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稱號,小院也獲得新區中藥材科研示范基地、丹參科研基地等稱號。
除此之外,中藥科技小院還致力于中藥材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不少學生到我們這里研學,我們為學生提供中藥材歷史講解、傳統炮制技藝展示等,讓學生在品味中藥材的同時,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劉德祿介紹,小院現已開展研學活動十余次,成為青島農業大學實驗實訓基地。
田地里的丹參長勢良好。
機緣巧合抓商機種中藥
劉德祿與中草藥結緣已經26個年頭了,他與中草藥的故事是這樣的。
“90年代,我養殖肉食雞,主要是給諸城那邊的客商供貨,走出口渠道。”劉德祿告訴記者,由于肉雞養殖過程中,公司嚴格把控藥殘標準,他就產生了使用中藥材喂養的想法。“當時為了降低成本,從山上、田間地頭采挖野生藥材。但由于土地開墾和農藥使用,當地的野生藥材越發難尋。”
中藥材科技小院里各個品種的中藥材
由于自己的哥哥在東北做中藥材種植,近水樓臺先得月,劉德祿決定跟大哥學習中藥材的種植。“1999年,我開始小規模種植,發現收獲后畝產效益是常規農作物的2倍以上,這激發了我對中藥材發展的信心,加之養殖業風險高,收入不穩定,因此我就逐漸放棄了肉雞養殖,專心搞起了中草藥種植。”劉德祿說。
隨著種植技術的成熟和生產經驗的積累,劉德祿在進一步了解市場后,便開始了更加大膽地嘗試。2012年,在省農科院專家的幫助下,他引進并種植更優秀的中藥品種“航天丹參”。“航天丹參是上過太空的丹參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質量好。”劉德祿回憶起當時的收獲十分高興,“不愧是上過外太空的品種,畝產是普通丹參的兩倍,價位也高。”
正在進行試種的西洋參。
中藥材種植帶動村民致富
劉德祿的中藥材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在行業內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2012年,區里成立中藥材協會,劉德祿成為會長。那時,他就在思考如何發揮協會的作用,擴大中藥材的種植規模。
“以往,周邊村民主要以種植傳統農作物為主,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比較低。”劉德祿告訴記者,在協會的號召下,一些勇于嘗試的村民也種起了中草藥,“我們提供種苗,提供技術指導,同時還簽回收協議,保障種植戶的中草藥能賣出去,村里進行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
劉德祿向記者介紹“地參”的特征。
劉德祿介紹說,協會不僅要了解市場需求,研究中藥材種植特性,選擇適宜本地區氣候土壤條件的品種引進,更要帶頭先行先試,保證新品種藥材能真正為種植戶帶來效益。“去年我們這里的種植戶種了黃芩,最后測算,畝產收入接近8000元,高興得不得了。”
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一些種植戶的規模不斷擴大,一些大規模的種植園區也多了起來。“據我們統計,目前西海岸新區中草藥的種植規模已經超過1萬畝,主要以黃芩、丹參、金銀花、芍藥等十幾個品種為主,雖然藥材市場有些波動,但還是比種糧食收益要高。”
中藥材科技小院一角
“如今健康產業蓬勃發展,我們中草藥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劉德祿告訴記者,隨著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也對中藥材產品進行初加工,并開發生產適宜中老年人飲用的丹參、蒲公英等保健茶,目前看市場反饋不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尹彥鑫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