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全市45萬余畝小麥“開鐮” 6月下旬全部結束
“芒”有所獲,“種”有所得。6月5日,是芒種節氣,膠州市部分鎮街開鐮收獲小麥。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膠州市45萬多畝小麥陸續開始收割,中旬將大面積展開,預計6月下旬全部結束。
6月5日,隨著青島大志達濠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鹿炳展一聲令下,青島大志達濠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多臺現代化的收割機整齊地駛向麥田,開始了緊張的收割作業。所到之處,麥稈被迅速卷入,脫粒后的麥粒源源不斷地流入運輸車內,不多時,身后便留下大片整齊的麥茬地。
“今年,我們合作社種植了3000畝小麥,小麥的收成相當不錯,從目前收割情況預估,較往常年能增收5%—10%。”鹿炳展滿臉笑意地介紹,“合作社一天投入20臺收割機同時作業,每天能收割2000畝左右,效率很高,不用兩天,這3000畝小麥就能全部收割完畢?!?/p>
今年,鋪集鎮一共種植了8.3萬畝小麥,涉及69個村莊,目前已全面進入收獲季,開啟大面積收割模式。預計6月12日,麥收進度過半,6月17日可全面完成麥收任務。
收割后及時晾干入庫,是小麥豐產豐收的關鍵環節。鋪集鎮未雨綢繆,大力扶持鎮域內種糧大戶購置小麥烘干塔,應對麥收時節不確定天氣因素,為“三夏”生產保駕護航。
“有了烘干塔,我們比正常曬糧可提前10天入庫。”鹿炳展說。據了解,鋪集鎮已購置安裝6座小麥烘干塔,滿負荷投入使用時,比正常晾曬可提前10天完成入庫工作。
為組織好“三夏”生產保障工作,膠州市農業農村局提早開展農機具檢修、應急服務隊技能培訓和農機跨區作業證發放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了9支應急服務隊,并向社會公布了10個服務熱線;協調石油公司開辟綠色加油通道,實行惠農價供應油品;檢修各類農機具1萬多臺,其中,小麥收割機1818臺、大型拖拉機1553臺、玉米播種機3520臺、馬鈴薯收獲機2557臺、秸稈還田機1303臺、糧食烘干機56臺,確保今年小麥機收率和玉米機播率達到99%以上,全方位保證“三夏”生產順利進行。
為降低小麥機收損失率,今年,膠州市農業農村局加大了新型農機裝備推廣力度,新推廣了45臺200馬力以上的液壓驅動無級變速收割機,該類機型具有喂入量大、損失率低、籽粒清選干凈、秸稈粉碎細、一機多用等優點,力爭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0.7%以內,比去年降低0.3個百分點,保障“三夏”小麥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下一步,膠州市農業農村局將堅決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思想,通過示范推廣高效減損機具、引導農戶和機手熟練掌握機械作業操作規程等方式,全面提高小麥機收作業水平,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馬建武 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