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丨兒童健康安全的底線豈容“塑化”
海報新聞評論員 朱延魯
近日,據上游新聞等媒體報道,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涼鞋進入銷售旺季,但當前市場上在售的一些兒童涼鞋,雖然外觀上看起來既漂亮又時尚,其暗藏的增塑劑卻嚴重超標,給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安全帶來諸多隱患。環保公益組織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無毒先鋒)的調查顯示,其在5家電商平臺上購買的銷量前十的50雙PVC材質的兒童涼鞋中,經檢測有25雙鄰苯二甲酸酯超標,且平均超標365倍,最高的甚至超標了509倍。
說實話,如此離譜的超標倍率,而且還是出現在兒童涼鞋上,著實讓人不可思議,也令人感到揪心。鄰苯二甲酸酯作為一種常見的增塑劑,說到底,是一種化學制劑。根據相關規定,使用塑料材料生產各類產品時,需要添加增塑劑的,應當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規范把控用量。針對不同種類的塑料制品,增塑劑的可選范圍和用量上限,也有明確要求。之所以這樣要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防止過量使用增塑劑,造成產品增塑劑含量超標。因為一旦超標,就容易導致過量的增塑劑進入長期接觸這些產品的人體內,從而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多重危害。
況且,相比成年人,兒童青少年由于身體各器官發育尚不成熟、代謝更加旺盛、皮膚更加稚嫩等,致使他們對增塑劑更加敏感,這也意味著,同樣多的增塑劑對兒童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更大。所以,對這些含有過量增塑劑的兒童涼鞋不能放任不管,對那些無視安全標準和使用者身心健康、只顧追求私利而踐踏底線的行為更應當堅決制止。要知道,增塑劑超標的現象并非只存在于兒童涼鞋上,玩具、學習用品甚至衣物都可能成為暗藏過量增塑劑的“隱形毒源”。之前的報道中,鄰苯二甲酸酯超標的“網紅”積木、卡通書皮等都曾出現過。
當然,這些含有過量增塑劑的商品特別是兒童用品能夠屢屢出現在市場上甚至成為“網紅”、爆款,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生產企業為壓縮成本過量使用廉價增塑劑、通過虛假宣傳掩蓋安全隱患外,行業標準相對滯后、監管體系尚不完善、消費者存在認知偏差等也都是重要原因。比如現行標準覆蓋的增塑劑種類有限,對不斷更新的新型違規成分不能起到及時有效的評估和管控;在監管層面,線上線下的銜接、不同區域間的協同等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另外,消費者特別是兒童青少年過度注重商品的“顏值”和價格,而對商品材質的疏忽也為這些超標產品提供了市場空間。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杜絕增塑劑超標,就需從嚴管生產源頭、完善標準體系、創新監管手段、提升消費認知等多個層面共同發力,同時,對違規違法生產銷售增塑劑超標制品的,也應進一步強化懲戒措施。只有每個環節都守牢健康安全的底線,環環相扣,才能讓增塑劑超標問題在全鏈條治理中無所遁形,從而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構建起更加牢固的防護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