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時評 | 啤酒消費玩出“金融感”,打造青島文旅破圈新樣板
半島網評論員 李京媛
端午假期,青島臺東步行街的“青島啤酒交易所”憑借“啤酒價格實時漲跌”的新奇玩法火遍全網,相關話題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熱度居高不下。這個將啤酒與金融概念融合的創(chuàng)新消費場景,究竟有何獨特之處,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走紅,成為青島文旅破圈的新樣板?
從消費創(chuàng)新角度來看,“青島啤酒交易所”主體是一個360度環(huán)繞的巨型智能啤酒柱,30種青島啤酒從經典原漿到果味特調一應俱全,消費者掃碼購買的每一筆訂單,都會化作啤酒“股價”10分鐘一次的漲跌波動,讓喝啤酒變成了一場充滿互動感的“金融博弈”。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消費場景的邊界,當游客舉著手機圍觀啤酒價格曲線、像“操盤手”一樣討論哪款啤酒“漲幅潛力大”時,單純的飲品消費已升級為兼具趣味性與社交屬性的體驗式消費。
從文化賦能角度看,青島啤酒作為青島這座城市的超級IP,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通過“青島啤酒交易所”的創(chuàng)意表達,讓百年啤酒文化以更年輕化的方式觸達游客。當游客在價格漲跌中感受啤酒文化的參與感,青島“啤酒之都”的城市標簽便不再停留在口號,而是轉化為可觸摸、可互動的真實體驗,這正是文旅融合的深層價值所在,更好地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傳播力。
在市場表現(xiàn)上,“青島啤酒交易所”也成績斐然。據了解,自5月30日開放以來,這里日均客流量超萬人次,單日啤酒銷量突破120萬毫升,其中原漿、果啤等特色品類最受歡迎,更帶動周邊文創(chuàng)、餐飲等相關產業(yè)的消費,助力商圈整體經濟增長,印證了消費創(chuàng)新對文旅經濟的強勁拉動。
這場“啤酒金融”的破圈實踐,為青島文旅發(fā)展撕開了新的想象空間,城市文旅的升級,本質是對“文化符號”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未來,青島可在文旅融合、消費創(chuàng)新方面持續(xù)發(fā)力,挖掘更多特色文化元素,結合現(xiàn)代科技和創(chuàng)新思維,打造更多像“啤酒交易所”這樣的現(xiàn)象級場景,青島完全有機會從“旅游目的地”升級為“文旅消費創(chuàng)新策源地”,讓城市IP在不斷刷新的消費體驗中煥發(fā)持久生命力,讓青島在文旅賽道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