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山海大觀樓頂滲水地庫積水 項目方承諾盡快整改
中交海發·山海大觀項目銷售中心。(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信網8月1日訊(記者 谷正原 耿潤)近日,中交海發·山海大觀的多位業主向信網反映,新房于今年6月10日新交付,距今僅有一個多月,但問題卻層出不窮,讓大家感到很糟心。僅是小區公共區域就存在著頂樓滲漏、地下車庫積水、墻壁發霉、門板受損變形等諸多情況。“這樣的品質跟項目的售價及定位嚴重不符。”業主吐槽說。對此,項目地產及物業方面的工作人員答復,會盡快進行整改。
交付一個月白墻就長毛
中交海發·山海大觀項目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濱海大道與朝陽西路交會處,項目由中交海發(青島)投資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建筑面積約87萬平方米,規劃有2603戶,已于今年6月份毛坯交付。
近日,項目多位業主向信網反映,交房后大家陸續開始裝修,但房子的各種問題也相繼顯現,其中最嚴重的當屬地下停車場積水問題。7月27日上午,信網在小區地下負一層看到,地下車庫內負一層白墻上已經長出了黑綠色的霉斑。走在負一層,頭頂上還不斷有水珠滴落。
“這些都是夾雜有泥沙的臟水,從地庫下車后想回家必須踩著水過,電梯廳鋪有地磚,濕滑難行。前幾天我家的裝修工人,在搬運材料時還曾摔倒。”業主林先生說。
聊起地下車庫的潮濕問題,現場的一位施工人員說,“凡是從地庫進來的,走到地磚上一踩一個黑腳印,前幾天我也滑了一跤。”
業主林先生認為,地下車庫已經建好,想要徹底改變這種潮濕的現狀,難度不小。“車停在這三個小時,走的時候玻璃上全是水珠,必須開雨刮器。要是把車子長期放置在這種環境下,對車漆肯定有傷害。”
頂樓公共區域有滲漏現象
隨后,住在小區高層的業主又帶著信網來到了項目內一棟高層住宅的天臺,這棟樓樓高33層,進入天臺后,映入眼簾的就是樓頂的一大灘積水。業主李先生表示,積水排不走,后期肯定有漏水的風險。除漏雨外,李先生還發現樓道內防火門的發泡膠完全外露,看上去非常不美觀,“類似的細節問題還有不少。像我家的入戶門是個歪的,但不仔細看看不出來,能湊合著用,小問題都能理解,但交付一個多月就開始漏了,這誰能受得了?”
隨后,信網又在小區內走訪了1號樓1層的一戶正在裝修的業主,該業主表示,交房時家里的電線都是外露的,好在跟管家反映后,開發商找人給補了。但是廚房一側的墻壁是歪斜的,程度大概有個2至3度的偏移,“這個就比較難辦了,要是想整改就得給砸了重新砌墻。”
物業:地下返潮是通病沒辦法整改
小區地下車庫潮濕是何“病因”?物業工作人員表示,西海岸新區近期頻繁降雨,地下返潮是周邊所有新小區的通病,也跟項目所在位置離海邊較近有關。“現在外面天氣炎熱,跟地下溫差大,形成大量冷凝水。我們之前嘗試過通風解決,但是效果不佳。我們知道這個情況,但是確實改變不了。”
但業主們顯然并不認可物業給出的這一說法,林先生表示:“我在西海岸新區住了30年,原來的房子2005年建成也從未出現過這么嚴重的情況。其次,這已經涉及到安全問題,地產和物業至少應該增配大型除濕機,組織人員進行掃水,怎么能說確實改變不了?”此外,項目售樓處內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業主關于潮濕環境可能會影響車況的想法,屬實是“想多了”。
關于頂樓的漏雨問題,李先生已將自己拍攝的圖片發送給物業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將聯系地產方面的施工人員前來排查檢修、落實原因,對于業主的整改訴求,她會幫忙傳達。
目前,有關業主已將小區的質量問題反映至項目分管單位西海岸新區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園,工作人員在詳細了解情況后表示,會盡快將情況進行反饋至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處理,要求開發商認真對待業主訴求,提升服務質量。
針對此事,青島市網絡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AI調解員認為,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如果建設工程在保修范圍內和保修期限內發生了質量問題,施工單位應當履行保修義務,并對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業主可以要求開發商或物業公司對排水系統的進行整改,公布調整計劃。相關部門也應當加強對項目的監管,防止出現安全問題。
已交付的中交海發·山海大觀項目。(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業主家中實景圖。(來源:受訪者)
驗房師反饋,業主家中墻面存在輕微歪斜。(來源:受訪者)
公區木門受損變形。(來源:受訪者)
公區樓頂已經出現滲漏。(來源:受訪者)
樓頂天臺積水難排,只能等自然曬干。(來源:受訪者)
公區裝潢細節不佳。(來源:受訪者)
地下車庫內地面濕滑。(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地庫上方有大量冷凝水。(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負一層公區白墻生出霉斑。(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開發商宣傳材料中的地下車庫效果圖。(來源:受訪者)
電梯廳瓷磚上有明顯水跡。(來源:信網記者 耿潤 攝)
負一層地面積水情況。(來源:信網記者 谷正原 攝)
電梯廳地面濕滑易臟。(來源:信網記者 谷正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