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涂圖丨滅不完的衛生間“小飛機”,千萬別小看它
一到夏天,
你家的洗手間是否
常有一群小飛蟲光顧?
無論你用辦法,
它們好像永遠也滅不完,
這種小飛蟲從哪來?
對人身健康有害嗎?
活了“2億年”的蛾蠓
這種飛蟲的名字叫做蛾蠓,
俗稱“地溝蠅”。
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
長期寄生在衛生間的管道內,
因為體積跟蚊子差不多,
被很多人誤認為是蚊子,
但其實它是“下水道的殺手”
“衛生間的噩夢”。
它們是目前最古老的雙翅目蛾蠓亞科昆蟲之一,
化石甚至可追溯到
大約2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或三疊紀早期,
與活了3億年的蟑螂相比實屬不可小覷。
蛾蠓成蟲的飛行能力相對較差,
經常懶洋洋地趴在墻角。
此外,蛾蠓不具備吸血口器,
以糞便和腐食物為食,
不會像蚊子那樣經常騷擾你。
常見的星斑蛾蠓和白斑蛾蠓一般長1-4毫米。
它們身材嬌小,
再加上成蟲時隱蔽的休息行為,
如果不仔細看,
很可能會將它們誤認為墻角的污漬。
衛生間為什么會滋生飛蟲?
衛生間環境濕熱,
如果不及時處理垃圾桶里面的垃圾。
只需要一兩天,
垃圾桶里面的紙巾就會滋生飛蟲。
衛生間的下水道是最容易滋生飛蟲的地方,
長期清潔不到位,里面的污垢非常多,
不少蟲卵都寄生在下水道內壁中。
天氣一熱,蟲卵就會變成飛蟲,
從下水道飛出來。
衛生間的馬桶滋生飛蟲,
原理跟垃圾桶、地漏都是一樣的。
清潔不到位,導致細菌滋生,
蟲卵就會變成飛蟲。
蛾蠓會危害健康嗎?
家里偶爾出現幾只蛾蠓并無大礙。
但一旦它們成群結隊,
就需要警惕了。
盡管蛾蠓成蟲不會通過
血液傳播致命病菌,
但它們身上沾滿
各種污穢環境中的病菌,
如果落到餐具、食物等上面,
從它們身上掉落下來的毛發顆粒
甚至可能引發呼吸系統疾病。
蛾蠓幼蟲還可能寄生在人體。
盡管它們并不需要寄生宿主就能長大,
但偶然進入人體的幼蟲或蟲卵,
能夠寄生在口、鼻、淚管等部位,
并引發感染。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
這些家伙并不愛動,
發生病菌傳播的可能性很小。
蛾蠓的防制方法
及時清理衛生間垃圾、積水,
定期刷洗縫隙將隱藏的卵或蛹清除掉,
定期清理下水管。
下水口應裝防蟲地漏,
另外,洗臉池是和下水管相通的,
管道也要有防蟲水封。
如果蛾蠓是大面積、
高密度出現,
可在經常有蛾蠓停留的墻面、
器物表面、下水道周邊地區、
洗臉池固定塞下面區域以及
垃圾桶側面,
噴灑殺蟲劑。
- 千萬別盲目跟風!網上超火的運動方式可能是“健康刺客”
- 半島聚焦丨歐洲最高46.6℃,日本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極端高溫今年為何更早、更猛?
- 半島涂圖|別讓“解暑”變“中招”!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你用對了嗎?
- 3小時53分!青煙威半島環行動車開行,半島記者全程體驗首發列車
- 半島涂圖丨真“金榜題名”!古代的“金榜”長啥樣?
- 半島公開課丨來點冷知識!公蚊子為什么不吸血?吸了會怎樣?
- 半島涂圖丨“知了”知多少?一口知了猴,咬出這么多故事
- 半島V視 | 荷塘映日開,賞荷正當時!
- 動圖站|夏天要去趕海的人注意啦!看到這些,千萬別伸手!
- 半島觀察|三十六計,他們使用了“侏羅紀”!“蘇超”,持續刷新紀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