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美麗風光,一草一木都是錢。”49歲的相彩金是我市洋河鎮山相家人,從她家門口遠遠望去,九頂蓮花山在碧空如洗的藍天下閃爍著白光。
20年前,相大姐的親友大都靠開礦場為生。“有時候看到幾十年的大樹被砍倒也很心疼,但沒辦法,要取暖、修房,生活需要錢。”但現在,山相家村民不僅不砍樹,還主動封山育林,“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守護著這片給予他們富足生活的山林。
“游客就是來看風景的,沒有山沒有樹,旅游就發展不起來。我們不能再毀壞它了。”相大姐說。如今靠采摘,相彩金端上了生態旅游的金飯碗。桑葚、桃子、蘋果,幾十畝的果園被相大姐管理的有聲有色,讓游客春夏秋三季都有果可摘,2016年每斤可賣到20元的油蟠桃更是讓相大姐的這碗旅游飯越吃越香。
“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綠色”“生態”依舊是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的熱點詞匯。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不僅是還歷史舊賬,也是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和發展空間。曾經被私挖濫采的九頂蓮花山,在洋河鎮政府的幫助下,現已規劃建設了“生態林業涵養發展區、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生態社區提升區、生態旅游功能區”四大生態特色產業示范區,規劃面積一萬畝,擴大群眾退耕還林還果規模,把“荒山禿山”打造成為“綠水青山”,繼而變成“金山銀山”,努力打造成一座花果山、生態園、游樂場和群眾增收致富的試驗田。在面對“大規劃”下的村民們,也有著自己的“小計劃”。“將土地流轉出去了,也可以繼續留在這片土地上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賺到錢,比外出打工可是強太多。”
以“生態佳”到“生態+旅游、農業、富民……”的九頂蓮花山,現已獲評為青島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點。近年來,好風景也引來了更多好項目,以戶外拓展為主的艾小虎拓展訓練基地,以攀巖為主的焱途巖舞攀巖基地,以冬季運動為核心的蓮花山滑雪場、以農業科技提升和傳統農村文化為主的青島農村公園等旅游項目紛紛入駐九頂蓮花山,形成了山花爛漫、瓜果飄香、項目相連、移步是景的綜合性園區。僅2016年一年,就有20萬游客走進九頂蓮花山,為當地群眾帶來1200萬的收入。
隨著“山水洋河·四季有約”品牌的做大做強,“國際慢城”項目的推進建設以及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的加速建設,洋河正努力打造成為青島通用航空小鎮、青島生態樂游小鎮和青島國際樂活慢城,真正實現農業惠民、旅游富民的目標。
(尹哲 韓錫晨)
本文地址:http://jiaozhou.bandao.cn/news.asp?id=27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