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我市財政、稅收工作交出漂亮成績單。財稅持續穩健增長,是我市著力招大引強、加快創新驅動的結果,是我市優化服務、扶持發展的結果,是我市創新機制、強化征管的結果。
招大引強強基礎
今年,我市著力招引高端大項目,圍繞打造全國領先的智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內重要的區域性公共研發中心、創智創客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穩步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為財稅穩健增長夯實堅強基礎。我市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8+6”計劃和現代服務業“369”工程,加快培育航空制造與維修、“互聯網+”、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會展、健康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不僅獲批了三個“國字號平臺”,經濟發展效益穩步提升。國家級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引進總投資921億元,總建筑面積1059萬平方米的重點項目96個,加速打造高端裝備制造、“互聯網+”及現代服務業、航空航天和汽車制造三條千億級產業鏈。京東電商產業園將打造山東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電商產業園,前三季度結算60億元;有住智能集成產業園列入青島“十三五”期間重點扶持的十大新型工業千億級產業項目;寶龍歷史文化街區、大沽河博物館等將構建大沽河沿岸百億元高端服務業組團。
優化服務增活力
我市用足用活專項資金,為企業“輸血健體”,助力企業創新升級。今年,我市已爭取中央、省和青島對企業的專款7000萬元,市級財政投入4000多萬元,用于品牌創建、培育研發、科技創新、節能改造、專精特新和首臺套獎勵,全市新增天能重工、匯金通2家上市企業,全面增強了我市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我市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成長型企業扶持基金累計發生業務465筆,使用資金31億元,有效防范了金融風險。落實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的普惠性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截至11月底,共入庫營改增稅款5.37億元,實現減稅4800萬元。全面落實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等優惠政策,大力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累計減免稅金6.32億元。受理企業退稅申報12035戶次,辦理出口退稅16.3億元。
加強征管堵漏洞
1-11月,市國稅局完成稅收35.9億元,同比增長20.75%,地方級收入完成14.2億元,同比增長69%。市地稅局累計完成各項收入36.63億元,其中縣級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25億元,剔除“營改增”和非可比因素,按原口徑直比,增長19.47%。
我市強化稅收風險管理,成立了風控中心,制定了分類分級風險管理辦法,努力打造多部門共同參與和全流程跟蹤管控的閉環流程。1-11月,共開展風險分析項目31個,對1001戶納稅人展開納稅評估,入庫稅款、滯納金1.08億元。加強營改增后外地施工企業稅收管理,打造外地施工企業稅源可視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對我市145個建設項目、256戶外地施工企業的精準監控,預繳入庫稅款1.12億元。
優化支出惠民生
集中財力保重點、保民生,廣大市民切身感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便利與實惠。據統計,今年我市民生支出預計達71.7億元,占財政支出的69.6%。
教育投入大幅提升,1-11月,全市財政教育支出18.5億元,增長29.6%,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定額標準分別提高到1100元和900元。醫療保障明顯增強。1—11月,我市投入醫療衛生保障資金6.1億元,居民醫療補助、大病醫保待遇大幅提升,基本公共衛生經費人均達到52元。撥付資金2.47億元,推進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一體化。籌集資金7800多萬元,將農村低保由每人每年5040元提高到5640元,城市低保由每人每月560元提高到580元。撥付資金1300多萬元,為全市2.5萬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統籌資金保重點,融通資金16億元,加大老城區綜合整治力度;安排資金1.9億元,實施棘洪灘水庫調水二期工程;籌集資金9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方便群眾出行。安排資金4.3億元,保障精準扶貧、食品檢測、惠民金融等12項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建設。(任獻文)
本文地址:http://jiaozhou.bandao.cn/news.asp?id=269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