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工人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他們穿著工裝,帶著頭盔,背著工具,開著黃色的搶修車,每天走街串巷,為用電提供服務和保障,雖然司空見慣,但是很少人知道,在全國范圍內,總計有約47萬名農電工,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全國鄉鎮供電所崗位知識技能競賽,而剛剛過去的這一屆中,膠州市膠萊供電所的配管員姜坤奪得了冠軍。
47萬農電工中拔頭籌
9月18日上午8時許,膠州市供電公司的會議室中座無虛席,供電公司的領導和職工們召開了一場表彰大會,膠州市膠萊供電所的配管員姜坤剛剛奪得了國家電網公司鄉鎮供電所崗位知識競賽的第一名。
據了解,此次比賽從各縣市就開始不斷進行選拔,采用末位淘汰制,姜坤經歷了膠州、青島、山東各級比賽的挑戰,終于進入國家比賽并且奪冠,而這也是姜坤第三次參賽征程了,“最早參賽是2008年,前兩次都沒取得過好成績,這次奪冠覺得很激動?!苯ふf。
創新操作克服劣勢
在表彰會結束后,記者單獨采訪了姜坤,記者發現,姜坤的個子有些矮,身材也很瘦小,很難與體力勞動強度大的供電工人聯系起來,姜坤告訴記者,這幅身材也讓他在比賽中受到很多掣肘,“別人一用力就能完成的操作,我得想辦法或者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姜坤說。
由于身材上的劣勢,姜坤開始與同事、隊友、教練一同琢磨起了改進技術,打算用創新來解決遇到的瓶頸,但是創新之路不會一帆風順,姜坤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心里壓力也很大,比賽之前還跑到我們屋里大哭了一場。”姜坤的教練王振國說。
艱苦訓練換來成功
技術創新不會在屋里動動腦子就成功,需要一遍一遍不斷實驗和操作才能完成,這也讓姜坤感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壓力,“訓練備戰的時候正好是夏天最熱的時候。”王振國介紹稱,他們在訓練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天氣,“一天一人得喝兩桶大桶水,一次集訓下來瘦了6斤?!苯ふf。
除了天氣,為了在短時間內磨練自己的技術,姜坤和隊友每天早晨6點起床開始訓練,晚上10點結束訓練后,他們還單獨加練到一兩點,“電工的工作就是跟各種金屬線和工具打交道,還有很多需要登桿的操作,所以每天下來都是一身瘀傷。”姜坤說。
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雖然付出了很多,但是最終能夠奪得冠軍,讓自己的付出有所收獲,也為自己的單位帶來榮耀,讓姜坤覺得非常滿足,據供電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稱,此次姜坤奪冠,公司除了物質獎勵以外,也會成立一個技術創新工作室,繼續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
“膠州有國網山東電力公司職業技能鑒定所,是魯東唯一的一所?!?br>
工作人員介紹稱,膠州供電公司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人才的培養和技術的創新,在不斷的創新研究當中,不僅收獲了各種榮譽,也讓膠州的市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務,“此次的奪冠也變成我更好為市民服務的動力?!苯ふf。
文/圖 記者 張欣健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泯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