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文艷
1937年8月14日,日軍蓄意制造了“德縣路事件”,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1938年1月10日,日軍從山東頭登陸,罪惡的鐵蹄正式開始踐踏青島這片美麗的土地;
1月17日,偽青島治安維持會成立;
1月19日,日偽青島復興委員會成立;
1月20日,設偽青島治安維持會警察部;
……
罪惡的黑手一步一步地滲透到青島的每一個角落,甚至青島的中小學生都必須開日語課。出生于1932年的魯海清楚地記得,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學生在課堂上曾自發地唱起了《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
如今再唱起這首歌曲,80多歲的魯海老淚縱橫,“沒人教我們,老師也不管,我們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唱愛國歌曲”。這種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對青島被人踐踏的憤恨之意,不僅僅來自于課堂上的小學生,中國人民也隨之奮起反抗:
1938年3月4日,嶗山即墨交界一帶成立抗日獨立中隊;1938年3月18日,駐青島日軍開赴萊陽進行掃蕩,即墨英雄周浩然組織成立的即墨縣抗日義勇軍游擊隊,在集旺疃三莊廟伏擊了日軍,打響了抗戰時期青島地區武裝抗日的第一槍;1942年,日軍向大澤山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抗日民兵使用鐵西瓜、麻雀戰、游擊戰等方式打擊敵人,尤其是埋地雷殲敵……以山東大學學生為中心組成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青島部隊”(簡稱“民先”),中共黨員李肇岐在他的家鄉即墨李家西城村拉起的“抗日獨立中隊”,青島保安總隊……一起用土槍土炮把日本人趕出了青島的土地,并于1945年迎來了最終的勝利。
1945年8月15日,青島保安總隊總隊長李先良在嶗山書寫的“山海重光”四個大字鐫刻完畢的那天,傳來了日軍投降的消息。終于來了,在老百姓意料之外,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也在情理之中,因為他們早就發現了日軍要敗的端倪。
在最后的日子里,日軍垂死掙扎,大煉銅鐵,制造武器,讓百姓獻鐵獻金,加緊了搜刮民脂民膏的步伐,并讓勞工們修筑大量碉堡工事,他們不甘心失敗。然而,正義還是戰勝了邪惡,侵略者最終繳械投降。
日軍宣布投降那天,有的日本人家是跪著聽完廣播的。據日本人回憶錄顯示,當時的日本學生被叫到操場上宣布了投降的消息。“當時很多人都哭了,回來的時候就都拿頭巾包起來,怕中國人打他們”,青島市檔案館編研處處長孫保鋒說。
在青島市檔案館,幾份檔案引起了筆者的注意:1945年10月16日,武城路6號的松井印一郎投訴稱有5人侵入他的私宅要求搜查手槍;山東路98號會津飯店的引田俊二抱怨曾被警察要求騰房……言語中他們滿是委屈,然而,曾經趾高氣揚的他們不知道,中國人在這8年中所受的侮辱和損失遠遠大于他們:1945年10月8日,44歲的劉梅村,要求返還屬于自己的兩艘船只,他本有三艘船,曾在冠縣路89號設立公祥船行,不想1938年10月被恃勢的中村組強行征用,一船后被炸沉……
這座城經歷了主人的輪換,主權最終回到青島人自己手中;這里的人終于揚眉吐氣,光明正大地宣布我們是中國人。魯海記得,他上中學時,附近是日本人居住地,在投降前,他們每每對經過的學生不是罵就是踢。
八年抗戰,硝煙早已散盡,回顧勝利這年,有過仇恨、希望,喜悅、興奮,中國人民終于沖破黎明前的黑夜,迎來最熱切、耀眼的光明。在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牢記歷史,正視歷史,為的是告慰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千萬同胞和為國捐軀的抗戰英烈,為的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