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華的兒子站在遺體捐獻牌前向父親告別
黃仁華在2000年時簽下遺體捐獻書
早報訊 2000年8月2日,58歲的黃仁華和57歲的妻子陳秀珍,在《遺體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他們是青島第一對同時志愿捐獻遺體的夫妻。13年過去了,黃仁華于昨天凌晨1時許因病去世,妻子陳秀珍為了完成老伴心愿,連夜尋找受捐單位。因2000年的捐獻協議上只有辦公電話,沒有受捐單位工作人員的手機號,老人和家人一直忙到今天早上9點,才將遺體送到位于青島大學醫學院的市紅會生命奉獻廳。
找受捐單位忙了一宿 昨天上午,黃仁華靜靜躺在青島紅十字生命奉獻廳內,身上蓋著一面鮮紅的黨旗。30余名親戚朋友和黃仁華最后告別。"他是一名老黨員,一直在市公安局辦公室工作。"黃仁華的愛人陳秀珍說,近年來,老伴的身體不太好。幾天前,病情突然加重。在黃仁華住院期間,老人還一再念叨著自己捐獻遺體的愿望。"凌晨1時左右,老伴走了,為了保證遺體能盡快被合理利用,我們連夜聯系紅十字會,但是由于紅十字會沒有值班人員,所以一直沒能取得聯系。"陳秀珍告訴記者,他們擔心捐獻遺體晚了,眼角膜等器官都不能用了,所以又聯系了衛生局,最后衛生局的工作人員幫他們聯系青醫附院,在青醫附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青島大學醫學院醫學解剖實驗室高級實驗師劉志才,在劉志才的安排下,黃仁華老人的遺體于昨天9時30分被接到了生命奉獻廳。"從昨晚到現在,我們都沒合過眼,就希望能盡快完成老黃的心愿。"陳秀珍紅著眼睛說。
13年前夫妻一起捐遺 2000年8月2日,黃仁華和愛人陳秀珍一起在《遺體捐獻志愿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老兩口的行為,在家里引起了軒然大波,有贊成、有反對,后來,全家人都被兩名老人的無私精神所感動,支持老兩口的決定。
1982年2月,74歲的青島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授沈福彭先生寫下了為祖國的醫學事業捐獻遺體的遺囑,沈教授的故事感染了許多人,這其中就包括陳秀珍,她也想跟沈教授學習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用于醫療研究和教學。起初,黃仁華并不同意老伴的決定,后來在陳秀珍不斷勸說下,黃仁華不但同意了老伴的決定,還主動要求也捐獻遺體。
成為第366例捐獻者 市紅十字會負責遺體捐獻工作的張少芹處長介紹說,黃仁華是我市第366例捐獻者。市民想捐獻遺體,可到各區市紅會登記,也可撥打市紅會電話80790667咨詢。(記者 徐棟 實習生王曉倩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