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旺海花園換熱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將老供熱機組換成新的供熱機組。
半島都市報10月24日訊(記者黃英帥 李保光) 供熱規模小、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差的二次轉供單位,將全部被直供單位接管。10月23日,市供熱辦召集二次轉供單位,部署了今冬明春的供熱工作,要求嚴格按期供熱。記者了解到 ,今年又有11個二次轉供熱單位被接管,市內四區二次轉供單位僅剩10家,明年這10家單位也將基本全部被接管。
根據2007年的統計數據,當時本市共有66家二次轉供單位,主要隸屬于開發商或物業公司,他們從供熱企業購買熱源后轉供給居民。當時二次轉供單位的供熱區域有300萬平方米,涉及用戶3萬戶,占全市供熱面積的10%。
“房地產公司買了我們的蒸汽,再賣給用戶,剛開始因為管網運行平穩,運行成本比較低,總體上來說,他們還能賺錢。不過,十多年來,隨著小區內管網、供熱設施的老化,在沒有及時更新改造的情況下,供熱消耗越來越大,二次轉供單位的運營成本也越來越高。”青島熱電集團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大部分二次轉供單位規模不大,供熱區域也比較小,往往僅是一個小區或一個樓座,這些單位按為了盈利想盡辦法少用蒸汽,因此造成了有很多二次轉供小區的用熱戶反映暖氣片子半夜里涼、供熱溫度不達標等問題。從2009年開始,市供熱辦著手取消中間環節,將二次轉供單位交由供熱單位接管改為直供。
據了解 ,為了督促二次轉供單位做好今冬明春的供熱工作,市供熱辦于 10月23日將這些單位召集在一起,專門開會進行了部署。
“我們對各二次轉供單位有關安全運行、供熱質量、服務水平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要求他們按照市政公用局有關供熱的時間節點,做好準備工作。”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之前本市有部分轉供熱單位因資金、技術、人員、管理水平不到位,造成供用熱矛盾比較集中、問題相對突出,影響本市集中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的問題,為此供熱辦也下發一系列供熱通知,要求各供熱單位立即摸底調查二次轉供單位的供熱面積、供熱戶數、設備運行使用情況、合同簽訂情況、室(內)外管網運行使用等情況。對于供熱規模小、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差的轉供熱單位,原則上由向其提供熱源的供熱單位接管直供,納入供熱行業管理。
“今年又有11家二次轉供單位被熱企接管,轉供單位數量也由原來的66家減為10家。剩下的這10家尚未被接管主要是因為這些單位往年供熱質量較好,接管還涉及一些深層次原因。”該負責人說,一些二次轉供單位除了給居民供熱外,還有給商業用戶供氣;再就是牽扯產權的問題,“但二次轉供改直供是個大趨勢 ,也是多方共贏的措施,預計明年這些單位基本都能被接管。”
■記者探訪 供熱換東家,老設備遭淘汰 不按時供熱、夜半“揩熱”、物業費供熱費捆綁收……一到供熱期,二次轉供單位就成了投訴的焦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本市從2009年開始著手取消中間環節,將二次轉供改為直供。10月24日,記者來到位于寧德路的旺海花園小區 ,該小區原是二次轉供,現被青島熱電集團轉為直供。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供熱站內新安裝的機組設施進行調試,馬路上有一道剛挖開又回填的溝。
“現在旺海花園供熱站的內部機組已完成連接工作,下一步進行打壓等工作即可,預計月底就能具備供熱條件 。”負責該供熱站的青島市熱電集團有限公司第三熱力分公司的杜書記說,旺海花園原是蒸汽鍋爐供熱,設備使用10年已老化,加之考慮到小區樓沒有外墻保溫層,于是在接收后對一次管網、熱交換器、水泵等設備進行更換,將供熱方式改為散熱率低、節能性強的高溫水供熱,“原來供熱管道也是蒸汽管道,我們10月 22日晚上剛剛施工改成了高溫水管道。”
據介紹,旺海花園小區占地面積24700多平方米,小區居民205戶,今冬將按期實現供熱。對于小區供熱單位由物業更換為專業的供熱企業,旺海花園小區居民榮先生稱,他在小區居住10年了,往年供熱還比較不錯,今年更換了專業的熱電公司,希望供熱能繼續保持平穩,“我們這個小區房子是2002年之前蓋的,并沒有保溫層,冬天特別需要集中供熱。”
據青島熱電集團生產技術處李處長介紹,今年熱電集團共接收了3家二次轉供熱單位,分別為旺海花園小區、弘信山莊小區和青鋼宿舍。8月底之前,3家二次轉供熱單位均已簽訂完轉接手續,目前已陸續完成新設備安裝、新管網鋪設等改造工作,今冬均可給周邊負責區域居民按期供熱。“旺海花園和青鋼宿舍兩個小區均實現了汽改水改造,即全部由蒸汽供熱改為高溫水供熱,弘信山莊原先就是高溫水供熱,熱電集團接收后對之前的老舊供熱機組設施進行了更新。”李處長說。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