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憑老人為本報老年讀者寫下了"快樂重陽"四個字。
馮憑老人抱著重孫盡享天倫。
山中常有千年樹,世上難有百歲人。在青島,他是鼎鼎有名的畫壇常青樹,他的藝術作品集詩、書、畫、印于一體,被譽為“四絕”;在學生眼中,他是一名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家;在家中,他是兒子和孫子心中的偶像,也是他們事業的指明燈……馮憑,島城書畫大家,已103歲高齡,如今,已經四世同堂的他身體硬朗,精神矍鑠。老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靠什么取得藝術和家庭的雙豐收?
父母賣地供他學畫 10月18日,一走進馮老先生的家里,藝術氣息撲面而來,客廳里一張大大的實木方桌和堆滿書籍的書柜最為醒目,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山水畫。馮憑老人端坐在客廳落地窗前的一張靠椅上,陽光打在他慈愛的臉上,顯得格外安詳。
馮憑老先生今年103歲。1927年,他考上了北京的華北大學美術專修科。由于出生在萊陽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中經濟拮據,父母只好賣了六畝地,湊夠360塊現大洋,作為他上大學第一年的學費。當時他已是一個3歲男孩的父親,妻兒都在老家,所以大學上得異常清苦。“那時候不覺得苦,業余時間可以去琉璃廠觀摩碑帖和字畫,如癡如醉,百看不倦。”
后來,他師從胡佩衡、邵逸軒、陳郁禪等大師學習山水、花鳥、人物,畫風逐漸成熟起來。馮憑告訴記者,后來他三次來青島找工作,自己的奮斗史和最好的年華都留在了青島。
當了60余載美術老師 “家住齊魯膠澳邊,栽桃育李六十年 。八秩退離且鉤竹……”這是馮老先生自傳中的一句話,足以看出他對教育的熱愛。
1931年大學畢業后,他先后做過小學校長、中學美術教師、圖書館館長,1960年,創立了青島私立工藝美術學校,現已并入青島科技大學。如今自己的學生都已走向世界各地 ,有不少當了畫院的院長,成為名家。每年他過生日,就會有學生來家里給他祝壽,足以體現師生之情。提起工藝美術學校時,坐在靠椅上的馮老立刻精神一振,拉著記者的手就開始暢談起當初建校的故事來。“當老師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學校是我的‘根’,把美好的文化藝術、文化傳統,傳播給社會,鼓舞下一代,是我一生的想法。”馮憑說,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杜絕浮躁,潛心學習,真正熱愛書畫,這樣中國書畫文化才能代代相傳,不會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