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全市經濟保持良好發展態勢,GDP增長11%以上,主要目標全面完成。2月7日,記者從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獲悉,去年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七區、五市最低工資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本市將穩中求進,重點圍繞藍色經濟區戰略、城鄉統籌、改革創新等八個方面開展工作 ,其中社會民生投入是重頭戲,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都市。
關鍵詞 藍色戰略 把西海新區上升到國家層面
大力實施藍色經濟區戰略,重點抓好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大沽河高效生態經濟區、世園生態都市新區等經濟功能板塊建設。
以西海岸經濟新區和藍色硅谷為核心,做大做強藍色經濟,爭取達到國際知名程度。西海岸經濟區包括黃島、膠南,陸域2096平方米,海域5000平方公里。在發展目標上,未來不到十年著力打造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輻射沿黃流域的戰略性經濟增長體和中國海洋文化對外交流港口,爭取再創一個新青島;藍色硅谷主要包括一區、一帶、一園,即藍色硅谷核心區、核心區往南總長約50公里的帶、高新區北部園區。董家口經濟區要細化完善規劃體系,推進青鋼等搬遷改造項目。
啟動西海岸經濟新區建設,著重做好規劃報批、平臺搭建和片區啟動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的支持,盡快批復西海岸經濟新區規劃,把西海岸經濟新區上升到國家層面,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成立西海岸經濟新區管委會,抓緊編制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交通等專項規劃,盡快啟動六個功能區的開發建設。啟動藍色硅谷建設,重點是成立機構核心區建設和基礎支撐,要爭取藍色硅谷的核心區管委會盡早投入運作,盡快啟動藍色硅谷核心區開發建設,要加快推進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山大青島校區等項目建設,爭取科技部的支持,批復設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關鍵詞 城鄉統籌 今年將啟動10戶老企業搬遷
切實加快城鄉統籌步伐,加快打造大沽河生態空間發展中軸,推進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和現代農業,以及農村基礎設施和水利建設,加快實施新一輪扶貧開發。
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大沽河高效生態經濟區,全面實施大沽河綜合治理工程;加快新興城鎮化進程,建設一批重點中心鎮、特色小城鎮,未來五年建設500個新型農村縣。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全年新啟動10戶搬遷改造老企業。
關鍵詞 投資需求 投3800億建230個大項目
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強化內需拉動作用。合理調整投資和消費關系,在擴大消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投資和項目建設方面,市區重點項目初步安排230個,總投資3800億元,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對新興戰略性產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社會民生、城鄉統籌方面等重點領域和關鍵行業的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強管理服務,暢通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加強資金保障供應。擴大消費需求方面,加快引進seven、eleven等國際便利店公司,加強市區農貿市場改造,積極發展網絡購物等新型消費方式,加快發展文化、旅游、健身、養老產業來加速消費。
關鍵詞 大青島 爭取地鐵二期早日開工
不斷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進一步強化“大青島”概念 。繼續加大鐵路、機場、路網、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布局重點上,發揮環灣區域發展優勢,東岸老城區做大做強,西岸經濟區做高做新 ,北岸有高新區,三層聯動、三位一體,共同構筑大青島的核心。
城市建設方面,重點發展園林、花藝、生態、科技研發、軟件開發、商務金融等現代工業;加快城市地鐵一期建設,爭取地鐵二期早日開工,做好新一輪地鐵建設報批工作;推進新疆路、太平路等建設。城市管理方面,繼續開展市容環境改善工作,完善管理長效機制。
關鍵詞 改革創新 實施水、氣、熱價格改革
2012年是改革創新之年,將從六個方面著手進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新區、大沽河管理體制、運行模式改革;城鄉統籌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和推進城市供水 、天然氣 、供熱價格改革。擴大開放方面,穩定外貿出口;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以藍色、新興、高端為重點,加快企業走出去的步伐,鼓勵優勢企業對外建設。
關鍵詞 社會民生 加強校車校舍安全工作
就業和社會保障方面,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村改革勞動力的就業,加大城鄉低保,城鄉低保水平分別提高,物價漲幅控制在4%左右;文化建設方面,進一步加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促進文化體制改革;社會事業方面,建設現代化校舍、學校,積極推進農村薄弱中小學校舍安全工作,加強校車、校園安全工作;加強醫療、社會福利機構和養老機構建設。
2011年本市主要經濟數據
11%以上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市經濟社會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主要目標全面完成。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1% 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5.1% ,投資、消費、出口分別增長23.4% 、17.4%和20.5% ,均高于計劃指標;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13.5%
本市在發展轉型方面實現提速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5%,節能減排主要指標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任務,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不斷完善。
20%
民生方面,本市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生產總值增速 ,市財政用于民生投入創歷史新高;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2.95% ;物價指數漲幅趨穩回落,全年漲幅低于國家、省水平;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長13% ,七區、五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提高20% 和25%。記者 婁花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郭新舉]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