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母親節了,早上給遠在老家的母親打電話,母親問我腳長了沒有,說要趁著眼睛還沒花再給我多做幾雙鞋墊。我鼻子一酸,想起母親為我做鞋墊的許多往事,再一次感受著墊在腳板下的那份綿軟淳厚的母愛。”昨天,市民劉先生撥打本報傾訴熱線13335004315寄托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十三歲,我第一次墊鞋墊
記得小的時候家里窮,一家人的鞋子全靠母親做,加上地里農活又多,兄妹們穿鞋子是從來不墊鞋墊的。剛上初中那年,學校離家有十來里路,每天一個來回二十多里地全靠步行,幾天下來,我的腳板就磨起了血泡。母親知道后心疼得不行,說道:“今晚抽空給你做一副厚實的鞋墊吧。”
那陣子老天一直沒下雨,地里旱得直冒煙,吃過晚飯母親便與父親下地抗旱了,一直干到我做完作業還沒回來。我困極了,便躺在炕上等父母回來,蒙中我看見家里油燈亮起來,母親坐在油燈前不時地挑著燈芯,小油燈一直亮到天亮……
早上起床時,我的鞋子里多了一雙嶄新的鞋墊,鞋墊上滿是密密麻麻的針腳,兩只鞋墊上還分別繡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那年,我 13歲,第一次墊鞋墊。
上大學,我背著一包鞋墊
哥哥姐姐參加工作后,家境漸漸好了許多,但母親依舊每天晚上在電燈下熬夜給我們做鞋、納鞋墊。父親經常埋怨她:“歇著吧,光浪費的電錢就夠買雙鞋的了!”但母親從來沒有停過手。高中畢業我考上了泰安的一所大學,成了村里第一個本科生,離家的那天早上村里請了鼓樂隊,吹吹打打地到家門口來歡送我。在鄉親們羨慕的眼光中我上了車,回頭想說句話卻找不著母親了。在父親的責備聲中母親抱著個包袱擠到我跟前,從包袱里掏出一雙新鞋彎下腰跪在地上給我穿上,又在我腳上左摸摸右捏捏,不住地問我合不合腳。母親說包袱里都是新鞋、新鞋墊,說我第一次出遠門要照顧好自己,說我腳臭讓我經常換著穿,不要逮著一個穿爛,我鼻子一酸轉過身去。
鄰居們都過來埋怨母親閑操心:“到了大城市哪有人會穿布鞋,那不讓人笑話嘛!”母親一臉茫然地站在原地,汽車開動了,我把頭伸出窗外告訴母親,她做的鞋我一定天天穿。
女友回家,母親要給她做鞋墊
畢業后我進了當地一家報社,后來不甘心在小城市混便只身來到島城闖蕩,這期間一直沒有回過家,只是偶爾在電話里聽兄長們說母親年紀大了,身子骨兒也沒有以前硬朗了。五一前夕我第一次帶著女友回家,母親臉上滿是皺紋,頭發也白了許多,但見著兒媳她高興得有些不知所措。
吃完午飯小輩們非要帶著我出去玩,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女友正坐在床頭上睡眼蒙,母親則抱著她的腳量過來量過去。我埋怨母親說鞋墊一元錢兩雙,誰還用自己做的呀,那么麻煩。但是母親不住地責怪我:“你就知道買,買的哪有我做的合腳啊!”
晚上母親悄悄地把我拉到她的柜前,指著柜子里花花綠綠的衣物說那都是給我結婚和生小寶寶用的,“娘怕到時候老了不中用,早就給你預備好了!”
母親節,我拿什么送給您
探親回來的前一天晚上,我告訴父母想接他們一起來青島住段日子,但是母親怎么也不同意。母親說她一輩子沒出過遠門,說她坐車就暈車、出門就迷路,說她一換風水就得病……任憑我怎么懇求,母親就是不點頭。半夜起來上廁所,我聽見母親和父親在床上商議著:“咱現在有手有腳還能干活,他倆還要成天上班,咱去拖累他們干啥呀!”
記得大一那年母親節,我買了束鮮花送給母親,聞著滿屋子的香氣,母親卻并沒有幾分開心,她埋怨我太浪費,“你留著自己買點好吃的多好呀!”
又是母親節了,往家打了個電話,母親說一切都好讓我不要惦記著,我問母親想要什么禮物,母親說我能經常帶著兒媳回家看看她就滿足了。
本報記者 李雯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