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8月6日消息 教師特別是高素質、高水平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與提高的重要基石。在當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眾多內容、眾多領域中,教師隊伍建設是最具有關鍵性、決定性的核心要素。因此,青島黃海學院專門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整合全校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借鑒引進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在教師培訓、教學咨詢、教學改革、資源共享與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等方面開展多樣化工作。本著“賦能、分享、提升”的價值理念,為老師提供職業生涯過程支持,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建立教師發展培訓服務體系
采取挖掘內部潛力,引進優質資源,內訓和外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相關培訓。首先圍繞8個校本培訓大類,向全校教職工征集校本培訓項目,同時招募教師發展培訓講師團講師30人。組織開展教師入職培訓(春筍培養)、青年教師能力拓展培訓(青椒訓練)、骨干教師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訓(茁林成長)。對新入職教師、職業中期教師梳理制定培訓課程體系,實施分類、分期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計劃。
改革培訓內容與方式
開辦各類高層次、高水平教學建設和改革培訓班,強化教育教學方法和能力培訓,滿足教師個性化和專業化發展的需要。打造了品牌論壇、品牌沙龍、卓越工作坊、METs等品牌活動。2019年上半年,聚焦“教學新理念、方法”、“信息化技術”、“專業認證”三大主題,共計組織在線開放預約活動23場(其中包括教師培養苑7場,沙龍活動10場、卓越工作坊5場,教學午餐會1場),共計開出培訓課程學分52學分,報名參加培訓達到2920人次,共計514名,教師參加了教師發展培訓,整體參與率達76.1%。
培訓效果獲教師肯定
密集高效的教師培訓活動,也受到了廣大青年教師的高度評價。學前教育學院的葛月華老師在參加完教育部李琰輝主任的《水課到金課的關鍵之鑰》講座后,在朋友圈寫下近2000字的感言,激動的表示:“李老師講的太有共鳴,有很多正是我們實踐中碰到的問題,聽著聽著自己也萌生出很多的問題和想法,比如網絡化時代知識的教授方式,比如所謂學習西方的先進教學方法是否適合我們的學生,比如應用型人才教育與職業學校的人才教育到底有何差別?”諸如此類的思考和火花,正在為黃海學院青年教師實現自我認識,找到正確教學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
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魏龍吉表示:“老師們能有所收獲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與此同時,我們也會根據學校專業發展需要,繼續做好教學面上培訓和專業實踐培養,本著‘協同、賦能、分享、提升’的價值理念,聚焦教師能力提升,弘揚教學文化,助力學校發展。”
見習記者 楊陽
[編輯: 王春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