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19日消息 2019年,李滄區將有近3000名新媽媽享受到最高1534元的生育補貼。記者從李滄區衛生健康局了解到,自1月1日起,李滄區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生育的育齡婦女住院分娩補助(簡稱分娩補助)、新生兒遺傳與代謝性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簡稱新篩聽篩)服務事項在李滄區內助產機構實施直發和直免報銷。
李滄區在全市推出育齡婦女直免直通卡便民服務
今年1月21日,家住李滄區九水路街道的張女士拿到了第一張《李滄區孕產婦生育服務直通卡》,張女士出院時只需要提供直通卡和戶籍材料,由接生醫院先行墊付,直免費用也隨著出院的同時直接打入本人賬戶,基本實現零跑腿。張女士介紹,她是第二次生育,在2015年一次生育時,要在生完后,拿著身份證、戶口本、計劃生育服務手冊、出生醫學證明、發票等近十份材料,到區婦幼、戶籍地衛計辦現場辦理。“相比起2015年那次生育時的辦事流程,這一次我們用直通卡在醫院直免,省時省力。”張女士說,不必再在產后找時間出門去辦理這些業務,而且還省卻了4、5個月的辦理時間。
記者了解到,2019年1月1日起,李滄區對全區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育齡婦女實施直發和直免報銷,其中育齡婦女分娩補助500元,新篩、聽篩每名新生兒224元、孕婦產前篩查服務事項(簡稱產篩)和無創DNA檢查,其中產篩160元,無創DNA檢查650元。自項目實施以來,宮直免產前篩查590人,無創DNA88人,合計為市民減免費用15萬余元。
李滄區衛生健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年預計全區將有近3000名新媽媽享受到這個待遇。“往年來看,全年育齡婦女人數大約在6000人左右,排除掉在其他區市醫院生育的育齡婦女數量后,將有超過近一半的育齡婦女享受這個便捷福利。”
通過李滄區衛生健康局公布的“一次辦好”事項清單,記者李了解到,今年李滄區在全省首家提出醫療機構校驗、轄區內醫護變更電子檔案取代紙質檔案的做法,截至目前,李滄區450多家醫療機構已經全部實施了電子化注冊管理。2018年共有399家醫療機構校驗和1107名醫護人員變更享受到了無紙化快捷辦理。
記者 宮昌樂 通訊員 劉孟春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