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月17日消息 2018年12月28日,山東頭社區黨委組織召開“《山東頭村志》編纂工作座談會”, 決定成立《山東頭村志》編纂委員會,正式啟動村志的編修工作。山東頭社區兩委成員、鄉賢、修志專家,及嶗山區史志辦、金家嶺街道等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與會成員討論了《〈山東頭村志〉編纂工作方案》,提出了多項好建議。記者了解到,《山東頭村志》將采用卷目體,預計約60萬字,計劃于2020年底出版并發放,同時,還將完成《山東頭村諸姓族譜》編修工作。
《山東頭村志》編纂工作座談會現場
近600年來 首次正式編纂村志 會上,山東頭社區黨委書記辛兆武介紹了社區情況及村志編修的意義,據介紹,山東頭自立村起已有近600年歷史,現有1300余戶, 2017年11月份以來,山東頭已整村拆遷。辛兆武在會上提到,《山東頭村志》是反映村莊歷史變遷和發展成就的重要載體,編修一部村志將填補“山東頭村”無文化典籍的空白,為全體村民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對留存歷史、傳承文明、教化育人有著深遠歷史和現實意義。
記者了解到,《山東頭村志》體例將采用卷目體,以明初弘治年間山東頭建村為發端, 篇目內容包含大事記、自然環境、村莊風貌、諸姓村民、村政組織、傳統農業、海洋漁業、村企商貿、社會民生、旅游休閑、鄉風民俗等多方面內容,共計20篇。篇目設計方面在繼承傳統志書優點基礎上, 將體現創新,最大限度地體現村莊的本質特征, 同時還要凸顯山東頭文化亮點與特色,打造成為山東頭社區靚麗的文化名片。
社區兩委重視 專家、鄉賢匯集 記者了解到,山東頭社區非常重視《山東頭村志》編纂工作,按照社區黨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持、區史志部門指導、專家修志、全民參與的要求,通過群策群力,做好村志的編纂工作。會議中決定,成立《山東頭志》編纂委員會及編纂顧問委員會,組建村志編輯部,發揮社區兩委成員、鄉賢、在外工作的名人、市區修志專家的能力,調動居民的積極性。會上,辦公場地、辦公設施等具體事宜等都逐一落實。記者了解到,《嶗山區志》的主筆劉洵昌將擔任《山東頭村志》的主筆,多位市區修志專家及鄉賢都將積極參與編撰工作。
據悉,在編撰過程中,不僅要搜集好社區積累的各種檔案資料,還要充分利用各家各戶保存的家庭檔案以及名人的口述資料,充分發揮現社區兩委成員及工作人員、 村民代表小組長,以及老黨員、 老生產隊長, 老教師等作用,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等形式, 提高資料搜集的時效性與準確性。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進行反復修改,做到精益求精,力爭使《山東頭志》經得起時間、群眾、歷史的檢驗。
設立時間表 現場建編纂“朋友圈” 記者現場了解到,為確保持續推進村志編纂,山東頭社區黨委還設立了明確的推進步驟和時間表,包括工作發動階段、資料征集階段、村志初稿統編與初審階段、二稿評審與修改階段、終審與出版發放階段。按照時間表,預計在2020年10月至12月完成《山東頭志》與《山東頭諸姓家譜》的終審與出版發放工作。
會議現場,參會人員還建立了《山東頭村志》編纂工作群,隨時進行溝通。記者在群里看到,連續多天,大家在群里分享山東頭的老照片、風景圖和歷史記載等信息,交流搜集的素材。記者了解到,《山東頭村志》將突出村志特色, 寫好紅色文化、鄉風民俗文化、旅游休閑文化等,做好培育文化品牌的大文章,為打造集休閑、 旅游、 特色產業發展、歷史文化傳承為一體的美麗宜居示范區服務,為未來山東頭村史館等文化項目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文 于千千
[編輯: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