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13日消息 按照行業經驗,生物制藥廠的建設及認證周期需要3年時間。但杰華生物“樂復能”產業化項目落戶青島市嶗山區時,嶗山區以“交鑰匙工程”的方式幫助杰華生物建設生物醫藥生產基地,所有工作精確到天,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僅用了9個月時間就高標準完成了項目工程。
以杰華生物為龍頭,嶗山區在生物醫藥產業持續發力,確立了“高端研發平臺+孵化培育平臺+科技服務業”發展定位,在生物發酵、生物催化等領域與華東理工大學共建青島創新研究院,引進建設國家科研平臺、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四大研究中心,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基地、高效率的產業技術孵化基地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基地。目前,嶗山區共有生物醫藥企業3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1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2017年,全區生物醫藥產業總收入達28.4億元。更重要的是,在生物醫藥產業領域集聚了一大批高端人才。
杰華生物及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集聚,是嶗山區打造國內一流人才高地的縮影。嶗山區確立了以產業聚人才的戰略,全方位營造人才生態圈,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人才把嶗山作為創新創業的首選之地。目前,全區擁有兩院院士、泰山學者等高端科研人才及產業領軍人才200多人。這些高層次人才成為嶗山區新舊動能轉換的生力軍。
依托高端產業重點吸納高端人才團隊,是嶗山區集聚人才的亮點。嶗山區把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產業、旅游產業和大健康產業“四大產業”作為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基石,圍繞智慧產業、智能制造、生物醫藥、虛擬現實、新能源新材料、微電子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6+1”新興產業體系,持續集聚高端人才團隊和高端研究院,做到每個產業都有院士領銜源頭創新、龍頭企業支撐帶動。其中,在虛擬現實產業,先后引進北航青島虛擬現實研究院、北師大虛擬現實工程研究院等10個高端研究院,設立虛擬現實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島分室,落戶歌爾、黑晶、金東等企業及研發機構80家,獲批全國虛擬現實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集聚了國內VR領域60%以上的高端人才。
依托特色創新平臺多層次育才用才,是嶗山區引才留才的基礎。嶗山區充分發揮總部型創新平臺鏈接全球人才資源的優勢,依托海爾、海信、歌爾、中科曙光等全球研發總部,加速集聚全球人才。以人才創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嶗山區高標準建設了國際創新園、院士智谷、微電子創新中心等特色園區。其中,青島院士智谷已入駐院士專家項目10個、注冊資金2.5億元,集聚研發人才170余人;青島國際創新園已自主培育3人入選泰山產業領軍人才。
依托政策和金融創新大力扶持人才創業,是嶗山區充分發揮人才效應的保證。嶗山區建立了精準化的人才政策扶持體系,設立2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5億元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引導基金,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他們還突出了區財政“投資人”角色,引導各類資本采取科技保險、投貸聯動、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搭建從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一直到IPO階段,涵蓋企業成長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助力人才項目做大做強。同時,還率先出臺直接股權投資辦法,對單個項目最高投資額可達1.3億元,并在股權退出時優先向人才團隊轉讓,撬動社會資本助力人才科技成果轉化。
為促進人才與產業的良性互動,嶗山區還積極打造重大活動載體,先后舉辦了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創新企業家年會和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和論壇,推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深度融合。針對制約產學研一體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嶗山區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事業單位、企業“四位一體”的人才聚合體,邁出了科研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針對人才高度關注的住房、醫療、教育等問題,嶗山區通過建設人才公寓、高品質學校和引進外資全科醫院,實現人才居有良所、病有良醫、學有優教、老有頤養。
文 于千千
[編輯: 焦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