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9月7日消息 9月7日,聚焦新舊動能轉換·全國新聞媒體臨邑行采訪團一行來到臨邑鎮后龐村。在這里,有一位姓“牛”的書記,用他獨創的“牛”招,讓后龐這個曾是省定重點貧困村改頭換面,“鳳凰涅槃”,摘掉了“貧困”這頂帽子。
后龐村紅寶石有機葡萄采摘示范園
這位“牛”姓書記就是省派臨邑鎮后龐村黨支部書記牛德鋒。過去的后龐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村里道路的真實寫照,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嚴重影響村里人出行,村民叫苦不迭。為改變這種局面,牛德鋒幫助村里籌集資金,修繕了村內道路,還鋪設了下水道管網。“牛書記來了之后,幫我們修好了路!”村里的路好走了,村民的心也敞亮了起來。
為改善村民生活環境,牛德鋒多次召開改善村貌動員大會,籌資為村里種植了國槐、紫葉李、白蠟等綠化苗木,粉刷墻面1.1萬余平方米,繪制宣傳畫、標語30余幅。后龐村聘請了濟南園林集團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對村莊進行了頂層設計,在村西規劃了一處園林景觀休閑廣場,在村主要干道規劃了林果“美麗經濟”長廊,形成了兩季摘果、三季賞花、四季常青新格局,繪就了“村中有景、景中有畫、畫中有意”的“新藍圖”。
脫貧攻堅最重要的還是要讓村民富起來。為解決村民增收問題,牛德鋒走訪入戶,對后龐村進行了整體調研,認定產業扶貧是村集體發展的重中之重。經過多次外出學習考察,引資金跑項目,流轉土地50畝建設了紅寶石有機葡萄采摘示范園,與棲霞市綠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保護價回收合同,“預計年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牛德鋒告訴記者。
“底子薄,基礎差其實都不是問題,關鍵在于讓村民轉變思想。 ”牛德鋒說,他認為要從思想上挖掉“窮根”,還得從基層黨建入手。后龐村以村級班子建設為一個核心,成功完成了村兩委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著力構建“更清晰地掌握情況、更及時地發現問題、更迅速地處置問題、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工作架構和運行機制,健全“全面覆蓋、職責明確、業務協同、管理精細、服務高效、渠道暢通、信息共享”的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形成了治理有效的新格局。牛德鋒還經常帶領村里干部去先進村考察學習,學習其他村建設經驗,為后龐村所用,提升治理管理效用。
如今,這個曾經的省級貧困村漸漸摘下了“貧困”的帽子,后龐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通訊員 劉龍飛 文 梁湘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