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所普通小學的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怎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以黨建為統領,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抓實抓強,傾力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用“愛與責任”鋪展生本教育的學校特色發展之路,發展教師、成就學生,用真心去感染每一個老師,用真情去培育每一個的學生,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成長的幸福與快樂。這,就是青島香港路小學黨支部書記兼校長于慶麗的回答。
高舉黨的旗幟,激情滿懷大步向前
于慶麗對教育事業充滿了激情。在任書記、校長的十余年里,她用自己的黨性、熱情、勤奮與智慧引領了學校跨越式發展,提升了教師團隊的專業素養,一批批優秀的骨干教師不斷成長,成為教育戰線上的領軍人物,所在學校的美譽度不斷提升。
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抓好黨員教育,是于慶麗最看重的工作。在注重自身的學習、積累、提升的基礎上,她積極上好黨課,近一年來先后在全校黨員中組織開展了“學習廖俊波先進事跡”、解讀新《黨章》、學習新憲法等專題培訓,不斷提升黨員教師的黨性修養。她還邀請了市委黨校教授、市南區教體局領導等來學校進行了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為主題的系列專題輔導;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青島市黨史紀念館,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重溫了入黨誓詞;圍繞 “提振干部精氣神、真抓實干勇擔當”,開展了“奉獻在崗位”大討論,帶領支部一班人確立了“生本立校,幸福成長”的學校發展思路。黨員教育使全體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明顯增強,為黨的教育事業勤奮工作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為不斷激勵黨員教師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她帶領支部一班人通過建立黨員示范崗、每月黨員服務明星的評選,全力打造優質黨員團隊,黨員教師成為學校干事創業的排頭兵。學校黨員教師中有二十余人進行了省市區級公開課展示,區級以上教學能手中黨員教師占到60%以上。她通過系列黨建活動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教育,提高全體黨員教師的責任感,引領全體教師以奮進之筆迎接新挑戰,成就學生的發展。
懷愛行走,為孩子點亮心燈
于慶麗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也體現在她對學校教育的思考上。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人民對更美好教育的向往成為激勵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奮斗的動力。于慶麗認為,向著更美好的教育前行,最根本的是不忘初心,要堅持“生本立校、幸福成長”的辦學思想定位,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位,以師生的幸福成長為旨歸,辦尊重生命的教育,促進每一個孩子更健康、更幸福地成長。在她心目中,教育的現代化首先是人的現代化,優質的學校教育一定是發展教師,成就學生的。教育要走向生本,并不斷迸發生命的活力,才能為每一個學生的人生幸福和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還體現在愛與奉獻上。那是一個突然下起大雨的放學時分,一群可愛的老師用自己的一把把雨傘為放學的孩子們筑起了“愛的通道”,這一真實的故事在全國第五屆中小學藝術展演中進行了再現,深深打動了與會嘉賓。這個故事就來源于于慶麗書記和她曾經所帶的優秀教師團隊。“教育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心燈點亮”。這是于慶麗常說的話。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關鍵期,是打好根基的重要時段,在這個階段,孩子能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習慣、廣泛的興趣和發展的潛質是尤為重要的。作為書記、校長,于慶麗帶領廣大黨員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起教育好下一代的神圣職責,用愛、責任與教育智慧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孩子點亮心燈。
執著進取,做學校發展的領頭雁
對教育事業充滿激情,就必須做到“打鐵還要自身硬”。為了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身為支部書記,于慶麗本人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近年來,她主持研發的《生本課程》獲山東省首屆課程整合優秀案例一等獎,正式出版了教育專著——《生本課堂的研究與實踐》。她先后多次代表學校和區域在“教育部小學校長提高培訓班”“山東省教育科學課題研究會”、“青島市校園足球現場會”、“青島市科技與創新教育現場會”、“青島市合作辦學現場會”、“青島市支點教育論壇”等做經驗交流,受到一致好評。
在學校規劃與發展的過程中,于慶麗始終是學校發展的執著追求者。她創新黨建工作思路,與市政府辦公廳、香港中路街道開展了黨建結對,密切與駐地黨委的聯系,加強學習與互動,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同時,基于校情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施行一日督察、月工作反饋等工作措施,推動學校管理不斷走向精細化;加強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設立了多功能“享讀書吧”,為師生營造溫馨的家園;建立談心談話制度,深入一線教師,關心群眾疾苦,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工會活動,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職業幸福感,推動了學校的和諧發展。學校被評為山東省規范化學校、青島市現代化學校、市南區三八紅旗集體。
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學校的領頭雁,于慶麗正以滿腔的激情謀劃著學校未來發展的藍圖,向著更美好的教育前行。圍繞“責任成就夢想”這一核心理念,以執著的教育情懷打造優質的教師團隊,成就學生的全面、個性發展,從而不斷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打造一所“有責任、有活力、有品位”的幸福學校。前行的路,是這樣的明朗而燦爛。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青島網絡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