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燕農 尊重考生們的辛苦付出和日夜奮戰,既需要人本精神,又需要公平公正。從這個意義出發,無論是有關部門積極地回應輿情,還是罕見地出現“雙黃答案”,都是向公平公正的貼近。 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全國I卷第8題(選擇題)出現了兩個答案都正確的情況,引發熱議。使用該套試卷的河南、河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安徽、山東、山西等省份的教育考試主管機構發布公告,稱經專家評議,考生“單選A或B均給6分”。(6月12日《新快報》)
拋開試題內容不作討論,就使用全國高考I卷的省份而言,如此大規模、快速地回應考生和家長的疑慮,并且經專家評議后對答案作出修訂,已是十分少見。就此環節來說,允許出現“雙黃答案”或許是最不壞的選擇。
通過此事,高考參考答案被抹去了不可變更的刻板色彩。眾所周知,高考參考答案,雖名曰參考,卻幾乎是不可以作出多少變通的,尤其是在客觀題部分,參考答案幾乎就是標準答案。這主要是因為,要以統一的答案和尺度,公平考量眾多考生的成績,而一旦允許在“參考”之下做些許調整,公平就會無從談起。正因此,高考答案以往都一是一、二是二,很少會出現“雙黃答案”。
但此事不同以往。無論是考生和家長,還是有關中學教師,都認為該題A、B兩個答案都符合題干要求。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就有必要組織專家對該題答案進行評議。從最終的評議結果看,單選A或單選B均可給滿分,答案上看似是有些不夠嚴謹,而實質上卻也是一次從程序到結果的嚴謹糾偏與矯正。這種情況下,讓高考參考答案不再鐵板一塊,恰恰是一種嚴謹,也當然是為了追求更為周全的公平。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高考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神經,不要說是一道6分的題目,根據往年各省市一分一檔線情況看,往往是相差1分就會差出很大的全省排位。既然如此重要,一些考生和家長對該題答案予以質疑和表達關切,是情理之中的事。好在,諸多省份組織專家評議,并以最快的時間發布單選A或單選B都算對的公告,如此端正、及時地回應輿論和考生、家長的關切,應該說也值得肯定。
尊重考生們的辛苦付出和日夜奮戰,既需要人本精神,又需要公平公正。從這個意義出發,無論是有關部門積極地回應輿情,還是罕見地出現“雙黃答案”,都是向公平公正的貼近。
此次事件雖屬個例,但從中也應看到,有必要建立健全高考試題的糾錯機制,以防萬一。否則僅靠臨時性回應,難免被動。其實在高考之后,試題的掃描處理還需一段時間,可以在閱卷之前進行糾錯。比如,在高考后設置反饋環節,先吸取廣大師生的意見,而后召集專家進行分析討論,并在閱卷前做出公開統一回復。認真審閱,有錯必改,才能最大限度地讓考生放心,保證高考公平。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www.aiborain.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