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月考失利,對于一些高三學生來說,可能只是短暫的失落,但對于一向要強的陽陽來說,卻讓自己患上了“強迫癥”,開始反復思考“人為什么要高考”。
不到半個月就要高考了,孩子的心態成為最重要的決勝點之一。對于家長和老師來說,最好不要給孩子再施壓,讓孩子放輕松,營造穩定、愉悅的環境。
紅網時刻5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石榮 范芳秀)“不要讓我參加高考,我笨,為什么要高考……”17歲的陽陽家住株洲,是名高三學生,成績一直不錯。今年初,一次月考嚴重失利后,陽陽突然變了一個人,不想進教室復習,總感覺老師同學瞧不起他。無奈之下,家人將他送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少心理科就診。5月22日,記者從醫院獲悉,陽陽被診斷為“強迫癥”。
陽陽進入高中后,在學校創新班一直保持前10名的成績。但是,在今年1月的月考中,陽陽的成績跌落到倒數第一,面對前所未有的糟糕成績,陽陽很難過。“一坐在教室我就會想自己考倒數第一,反復想人為什么要高考?”陽陽說,總感覺老師、同學瞧不起他,他們咳嗽就是對自己有意見,示意他安靜。漸漸地,陽陽開始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不愿意去學校。可休學一個多月,陽陽的情況不但沒緩解,反而更嚴重。為此,陽陽還會向父母發脾氣,有時候摔東西打人。
近日,陽陽在父母陪同下來到省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該院兒少心理科醫生陳曦認為,陽陽應該患上了“強迫障礙”,即強迫癥。醫生介紹,陽陽讀初中時,有次考試得了全班第一。從此,他就開始強迫自己,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方法去做,連續三年保持班上第一。但他很少與人交流,認為說話浪費學習的時間。
后來,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加上高考壓力和月考失利的打擊,這些心理應激事件加重了陽陽的強迫思維,每天忍不住地胡思亂想。這樣,一方面導致陽陽對未來失去信心,另一方面他也為這些無聊的想法感到十分痛苦。
經過系統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陽陽的情況明顯好轉,還積極參加科室組織的團體活動,“希望早點去學校,明年繼續參加高考。”陽陽說。
陳曦提醒,過分嚴格要求和追求完美,易形成強迫型人格。而生活中如父母離異、學業過重、受嚴厲批評等事件,可成為發病誘因。因此,父母要為孩子營造穩定、和諧、愉悅的成長環境。高考即將來臨,家長和老師要幫助孩子保持良好心態,可嘗試放松訓練,注意勞逸結合。
相關案例
一周通宵學習,內向男生變狂野男孩
本報長沙訊 15歲的小李家住益陽,在當地一所中學讀初三。原本性格內向的他,最近突然變得熱情,容易激動。意識到不對勁,家人趕緊將他送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經診斷,小李患上了躁狂癥。
為了考一個滿意的高中,小李開始通宵學習,結果持續一周左右,他就“不對勁”了。“晚上不睡覺,吵著要出去玩。”陳曦說,小李晚上不睡覺,嚷著去唱歌、跳舞,白天就到處找人搭訕,還會給陌生人遞煙。
陳曦還說,小李的父母都是打工族,但他卻和別人說自己可以開公司,一天賺幾百萬,“說話夸夸其談,脾氣大,說話不對路就沖上去打人。”來醫院就診時,小李一直在笑,而且還公放音樂,說自己不用睡覺吃飯也可以做很多事。“小李的情況比較嚴重,當時就住院治療。”陳曦說,小李是典型的躁狂發作,經一個月左右的治療,目前情緒好了很多。記者張樹波通訊員石榮范芳秀
小貼士
考前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1.焦慮情緒考前焦慮即出現莫名其妙的擔心、緊張和手腳發麻。還有一種特殊的焦慮叫驚恐障礙,發作嚴重時,會突然出現手腳發軟、出汗、臉色蒼白、呼吸困難,伴有強烈的瀕死感。醫生建議,家長發現孩子有類似癥狀,可做漸進式的放松訓練,通過物理方法來緩解焦慮。
2.睡眠問題考前可能會出現晚上失眠睡不著,白天精力不好的狀況。醫生建議可多去戶外走一走,適當運動,睡前聽一些輕音樂放松助眠,晚上8點以后不建議再做劇烈運動。
3.抑郁情緒因為一次考試失利或者和同學鬧矛盾,導致不開心和哭鼻子,這種抑郁情緒可在短時間內緩解。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兩周以上,每天大部分時間悶悶不樂、記憶力不好,影響社會功能,可能是抑郁癥的表現。醫生表示,孩子出現抑郁情緒時,父母可以多和孩子溝通,選擇孩子喜歡的運動或文藝活動,緩解抑郁情緒。但如果出現抑郁癥,建議找專業醫生診斷治療。
4.躁狂癥如果孩子突然有躁狂表現,比如變得話多、夸夸其談、特別熱情、脾氣大,很可能是患上了躁狂癥。這時,最好找專業醫生診斷治療,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