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發 青島前海風景。
再過一個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將在青島舉行。5月7日,中央主要媒體集聚青島,共同見證這座城市以嶄新的姿態與上合峰會相遇。
在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張江汀發布了上合組織元首峰會相關籌備情況。他介紹說,青島是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改革開放的前沿熱土,是山青海碧的黃海明珠,是和諧友善的文明港灣,是一座富有活力、時尚美麗、獨具魅力的國際化城市。中央決定在青島舉辦上合組織元首峰會是山東特別是青島的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青島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核心城市之一將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據悉,目前各項峰會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五大辦會特色”也成為青島辦會新的亮點。
在發布會上,張江汀介紹說,把籌辦工作與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相結合,與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相結合,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改善,形成常態辦會;在場館設計、文藝演出、藝術創意設計等方面,精心謀劃、精雕細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帶一路”倡議、山東和青島特色等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特色辦會;堅持安全辦會,圍繞峰會各流程、各環節,分別細化落實安保措施,制定完善應急預案,為峰會筑牢堅固安全防線;注重從細節入手,著力為來賓提供溫馨舒適的優質服務,凸顯精細辦會;辦會過程鼓勵人人參與、辦會成果人人共享,增強東道主意識,向海內外來賓充分展示青島市民熱情好客、文明友善的待客之道,形成共享辦會特色。
秉承“世界水準、中國氣派、山東風格、青島特色”是本次的辦會目標。上合組織元首峰會,相約6月青島見。
暢行“一帶一路” 青島作為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我國首批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沿海城市,也是“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伴隨著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即將進入倒計時,這座城市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與嬗變。
在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商務局局長馬衛剛在答記者問時列出的一組數據,足以證明青島這座城市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經貿往來的密切。
“2017年,青島與上合組織有關國家進出口貿易總額近400億元、增長12.5%,對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投資項目74個,投資額32億元;上合組織有關國家累計在青島投資項目226個,投資額30億元。目前青島市已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爾7個國家的12個城市(省州、機構)建立了經濟合作伙伴關系。”
熱絡的經貿往來,開拓出合作發展的一片片新藍海。在青島,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正在建設成為上合組織中亞內陸國家面向亞太市場的重要“出海口”。
馬衛剛介紹說,日前商務部正式復函支持在青島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創建全國首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這樣的示范園區,標志著青島近年來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懈努力。
此外,作為中國唯一、全球第9個“電影之都”,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將于6月13日—17日在青島舉辦,近60部上合組織國家優秀影片參加展映和評獎,將成為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上合組織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平臺。與此同時,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進口商品展,也將同期舉辦,旨在打造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之間優質產品的展示和交易平臺,擴大從相關國家進口特色商品。
釋放“上合效應”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下青島,開始進入最美季節。
從掩映于碧海綠樹中間的“萬國博覽會”——八大關別墅群,到老舍、沈從文、臧克家、蕭軍、蕭紅等名人故居云集的大學路,從碧海藍天紅瓦綠樹到鱗次櫛比摩天大樓,從鷗鳥翔集千帆點點的白晝到光影變幻五彩繽紛的夜色,從游人如織的熱鬧景點到恬適靜雅的24小時書屋……青島不斷變換的色彩令人流連忘返。
這些都吸引海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去年達8800多萬人次,他們不僅是來找尋著各自的詩與遠方,更是感受濃烈的文化氣息。如今,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即將在青島舉辦,無疑將提升這座城市旅游品質。
青島市旅游局局長崔德志表示,上合峰會將進一步加快產業結構的改善,隨著峰會的籌辦,青島旅游產業結構加快升級轉型,峰會效應的釋放將吸引更多的國際會議和活動在青島舉行,全面帶動青島會展和旅游行業的發展,為青島帶來更多游客,特別是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峰會還將進一步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多個國家和組織的領導人以及世界眾多的媒體集聚青島,是對青島旅游最有效的宣傳,將青島的風采實時傳遞到世界各地,極大提升青島城市知名度,國際化旅游城市形象將進一步提升。
釋放“上合效應”,無疑將擦亮青島旅游名片。業內人士表示,青島旅游的準峰會時代已經到來,峰會催生青島旅游旺季的提前到來,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青島共接待國內游客497.6萬人次,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消費73.2億元,同比增長19.22%。可以預見,后峰會時代青島的游客數量將呈現出井噴和排浪式增長。
展現澎湃動能 上合峰會的舉辦,無疑將為這座城市打開一展風姿的窗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在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李剛表示,目前青島已經建立新舊動能轉換產業新體系,發布了《青島市建設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總體報告》《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建立了涵蓋1000多個項目的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并設立了3000億元新舊動能轉換基金。
青島將發揮國際海洋科學城、國際航運樞紐和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綜合功能,爭取在創新前沿、要素集聚、企業培育、產業升級上率先突破,當好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努力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發揮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排頭兵、驅動器、示范區作用,打造國家東部地區轉型發展新的增長極。
未來產業將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青島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五大未來行業,同時提升商貿服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機械設備、橡膠化工和農業六大傳統產業領域。
海洋科技、高端制造已成為青島的一抹亮色。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深海基地等一批彰顯源頭科技創新功能的國字號平臺已落戶青島,這些國家級源頭創新平臺將為這座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帶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
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創新“一帶一路”雙向開放合作機制,爭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拓展平行車進口試點……全面開放的新格局也將為青島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據《人民日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