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王保海在大棚里采摘櫻桃西紅柿。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禚佩佩
“我這個大棚2畝多,今年新蓋的,目前已經賺回15萬元左右了,等賣完最后一批能賺回25萬元左右,扣除成本凈收入得小20萬元!”平度市明村鎮尹家樓村櫻桃西紅柿種植大戶王保海笑道。5月8日,半島記者在尹家樓村看到,一排排新房、一個個種植大棚錯落有致,村民們在自家櫻桃西紅柿大棚內忙活著,每斤七塊五的批發價讓尹家樓的村民們迎來豐收的喜悅。
種櫻桃西紅柿凈賺20萬 來到尹家樓村后,一個個大型的設施大棚排列整齊,頗具氣勢。棚內,郁郁蔥蔥的蔓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櫻桃西紅柿,看了讓人眼饞。“全家就專心種植櫻桃西紅柿。”王保海告訴記者,這兩年村里種植櫻桃西紅柿用上了一種新技術——落蔓技術,使得收獲周期長達六七個月,再加上品質提高,把北京、上海、湖南和廣東等地的批發商紛紛招上門來。
“現在批發價每斤七塊五左右,后期價格能低一些,這個大棚今年產量大概能達到4萬斤,毛收入25萬元左右,除去成本,凈利潤能達到近20萬元。”王保海笑道。半島記者采訪了解到,尹家樓村村民靠種植櫻桃西紅柿,生活越來越好。
戶戶有大棚價高不愁賣 半島記者在尹家樓村走訪看到,除了流轉出去的土地,村里基本都是種植櫻桃西紅柿的大棚。“我們村種植櫻桃西紅柿大概20年了,村里土地1200多畝,流轉出去800多畝,剩下的400多畝基本都種了櫻桃西紅柿大棚,沒有別的農作物,全部做高效農業。”尹家樓村支部書記張德寬告訴半島記者,目前他們村有143戶,櫻桃西紅柿大棚有102個,除去沒有勞動能力的家庭,基本戶戶都有大棚。
據悉,目前該村櫻桃西紅柿批發價是每斤七塊五,價格比其他地區的要高,但還是供不應求。“我們村種植的櫻桃西紅柿糖度能達到客戶要求,絕大多數糖度都能達到12.3,而一般櫻桃西紅柿糖度在8到10。”張德寬表示,他們種植的櫻桃西紅柿之所以品質方面和價格方面都能提高,得益于他們的品種純正,全部施用有機肥,并采取物理殺蟲。因為品質上乘,銷售也異常火爆。張德寬告訴半島記者,近兩年來,在這種高效農業帶動下,他們村的人均年收入高達8萬多元。
推動農業由增產向提質轉變 “農村振興,產業振興是根本;產業振興了人才就能進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程度也就上來了。”明村鎮鎮長呂強表示,明村鎮將以新舊動能轉換和科技創新為抓手,突破工業強鎮。堅持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之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質量興農工程,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實施品牌興農工程,提升明村櫻桃西紅柿、西瓜兩大地域品牌農產品美譽度、知名度,培育明村大姜、三合山葡萄等農產品品牌,推廣藍莓、秋月梨等高端瓜果種植并形成品牌。實施產業興村強鎮行動,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指導115個村莊因地制宜抱團發展特色種植,培育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村一業、一鎮多業發展新格局。
此外,呂強還提出明村鎮將實施興林富民工程,以農旅融合發展為抓手,推廣元寶楓種植,重點發展櫻桃西紅柿、藍莓、葡萄、映霜紅桃子、秋月梨等果蔬采摘,以項目建設+節慶活動,努力創建以“四季賞花,四季采摘”為特色的平度西部旅游知名地。
半島記者從明村鎮相關部門了解到,粗略統計一年來明村鎮新增櫻桃西紅柿大棚七八百個。品牌效應加上周期長和高品質帶來的高利潤和銷路暢通,明村鎮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櫻桃西紅柿產業里來,鄉村產業振興有力地推進了鄉村振興。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