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記者從ofo小黃車公司了解到,2017年,ofo和哈羅單車相繼進入煙臺,初步估計兩家企業投放車輛超過3萬。隨著小黃車和小藍白在煙臺的風靡,煙臺的共享單車市場也熱鬧起來。有業內人士分析,煙臺的共享單車數量或已經接近平衡點。
掃碼騎行成潮流
“北馬路、南大街、海港路等主要街道經常擁堵不堪,自從去年有了共享單車,市民出行更加方便。”22日下午,煙臺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從煙臺有了小黃車以來,除了刮風下雨以及特別冷的日子之外,每天騎小黃車上班已經成為自己的新習慣,而且一天至少要騎兩次”。
魯東大學大二學生小王同樣喜歡騎自行車出行,“現在學校里有小黃車,市區也有小黃車和哈羅單車,確實挺方便。”在他看來,共享單車的推廣意義重大,“節能環保,更方便市民出行。”
據悉,2017年5月,ofo小黃車正式登陸煙臺幾大校區,開啟了煙臺市民綠色出行的新篇章。近一年時間里,通過精細化運營,ofo小黃車已經在煙臺擁有了近百多萬忠實“粉絲”,開啟了引領煙臺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的新模式。現在掃碼騎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校園里、大街上、海邊,到處都有共享單車的身影。
記者從ofo煙臺相關負責人了解到,他們目前在煙臺劃分了100多個電子圍欄,依據騎行需求進行合理投放,每個電子圍欄都有相應的運維專員維護車輛整齊及維修保養。“我們還會依據上下班及周末節假日的實際需求,進行相應調撥,滿足人們對于短途出行的需求。”該負責人說,通過有效管理,他們保證了車輛地有序停放,方便市民使用。
據悉,ofo依靠“奇點城市慢行交通大數據平臺”實現了車輛的實時監管、車輛淤積的自動管控、智慧慢行交通系統的大數據決策支持等。
單車數量或接近平衡點
“現在煙臺就是ofo和哈羅單車兩個共享單車品牌,早晚高峰個別路段一車難求。”張先生認為,企業還應該根據需求合理投放單車,同時加強調度,“別有的地方找不到車,有的地方卻又車滿為患。”
煙臺到底該投多少輛共享單車呢?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的秘書長郭建榮認為,能夠基本滿足消費者出行的需求,又不至于亂停亂放,平衡點應該是每50個人擁有一輛共享單車。根據公開數據,煙臺市區常住人口早已超過200萬,再加上煙臺大學、魯東大學都高校,“照此計算,煙臺共享單車的平衡點應該在五萬輛左右。”業內人士稱,目前小黃車在煙臺已經投放上萬輛,注冊用戶超百萬;哈羅單車數量更多,兩者加起來已經超過3萬輛。再加上3000輛公共自行車,煙臺的共享單車數量或已經接近平衡點。
“這個時候再盲目增加車輛,顯然會加大共享單車的管理難度。”業內人士稱,如果政府部門不加強管理,類似廈門等城市出現的“單車墳場”將不再是危言聳聽。
隨著單車數量增加,個別企業還存在著管理不規范的問題。“現在單車亂停亂放,甚至占用盲道的情況比比皆是,感覺他們一直在忙著投車,管理并沒有跟上來。”市民徐女士說。
魯東大學劉良忠教授在談起“共享單車”流行后帶來的“城市新病”時認為,運營方要承擔起責任,不能只顧盈利,將問題留給社會。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 焦蘭清 通訊員 王曉芳
[編輯: 張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