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濟南最近的外地樓盤有多遠?在濟南繞城高速北線齊河東收費站正對面,去年年中才進駐德州齊河縣的開發商榮盛,新推出的溫泉小鎮項目距濟德兩市行政邊界不到2公里。這一兩年,齊河這座比章丘、濟陽到濟南市區還要近的縣城樓市,迎來一批批濟南等外地客的身影。不過,外地人在齊河購買的住宅、公寓等都在當地限售范圍,限制轉讓時間不少于3年,再加上買期房從簽約到辦證普遍要一兩年,這意味著短線投資客要等四五年才能交易,轉手周期明顯被拉長。
多家開發商搶灘樓盤離濟不到2公里 3月31日,記者來到上述溫泉小鎮項目,停車場上的魯A牌照小車比德州牌照(魯N)車還要多。進入接待中心,迎面是一個大型的項目沙盤。置業顧問小康(化姓)去年剛從濟南一家開發公司跳槽過來,身為濟南人的她,對“北跨”等侃侃而談。她稱,該項目即將推出200套房源,報名先要辦理200元的VIP卡,買房成功后可升值為1500元,將來可在開發商自營的高爾夫球場、溫泉酒店消費。“才一個多星期已有139個客戶辦卡,濟南客戶占八成,剩余名額不多了。”小康說,這次推出了3種面積的戶型,售價還沒有敲定,預計單價在八九千元,“齊河縣城新樓盤不少是七八千元的,濟南少有單價1.2萬元以下的房子,這里離濟南也近,算算挺合適的。”
除了榮盛,去年接連有中俊、碧桂園、新城控股等一眾開發商到齊河拿地,其中不少地塊在濟南周邊,像濟南新材料產業園以西的國科高爾夫別墅、歐樂堡和泉城海洋極地世界附近。前者產品主打溫泉生態,后者產品主打文旅。可見,開發商目標客戶就是以濟南客戶或在濟經商群體為主。即將于4月2日上午招拍掛的齊河兩宗住宅、商業用地已吸引十余家開發商。
眾多大型開發商搶灘齊河,主要還是因其距離濟南近,與濟南土地、房價有較大的價格差,因而開發商在濟南都市圈融合、北跨發展中看到商機。此外,近年來,齊河縣各項經濟指標在德州名列前茅,連續多次入圍全國百強縣,GDP總量在德州排名第一,城市更新建設吸引房地產大鱷來此布局。
到黃河北“收房”的人來自濟南的挺多 離開該項目,記者沿308國道西行,在永鋒嘉園項目售樓中心,又遇到兩名從濟南來看房的客戶。“我們不是濟南人,是在黃河北的產業園有企業,想買套房子長住。你看了這一路,哪個樓盤還有房子賣?”其中一人急切地說,他們從大橋、桑梓店一路看過來,有產權的房子非常少,只好來齊河轉轉。
讓他們失望的是,永鋒嘉園項目已清盤,只有二手房出售,單價約6800元。他們連問哪里還能買到房子。“最近開盤的新房很少,上個月有個項目推出一棟樓,單價8000元,還沒公開賣,內部就賣完了。”據售樓處一工作人員說,齊河樓盤單價普遍七八千元,而且房源比較緊張,其公司與綠城合作的新項目要下半年才上市。
去年4月,濟南調控加碼,樓市進入“四限”時代,市場需求在向衛星城外溢,濟陽、齊河樓市隨之升溫。“從濟南過來的買房的不少,去年春天有個濟南客戶在我們小區一次收購了4套二手房,均價不到4000元。過了幾個月,齊河房價就漲上來了,當時我的房子也賣給他了,現在可后悔了。”該售樓處工作人員說,當時這個客戶來小區“掃房”,她正好想換房,就收了1萬元定金,約定出售她90平方米的住房,但她因為換房的事黃了想反悔,可沒成功。
到那兒買了新房轉手或要等四五年 根據去年10月德州市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非本地居民新購商品房和二手房限制轉讓時間不少于3年。住宅、公寓、宿舍等具有居住功能的房屋均視為住房,列入限售范圍。剛從溫泉小鎮看房的濟南人李先生說,自己在濟南已有房子,這次過來看看項目,還沒下定決心置業。
記者發現,置業顧問在推介項目時,對營銷頗有技巧:如果不問限售,只會介紹限貸,濟南人在齊河購房“認房又認貸”;如果問起限售一事,會說長線投資升值更有空間。而永鋒嘉園的售樓處工作人員雖然知道外地人限售,但其了解的只是二手房限售。
記者撥打了齊河縣房管中心電話,工作人員確認濟南戶籍在齊河購買住房的話被限制轉讓,算上辦不動產權證要一兩年。也就是說,在調控政策短期內不會取消的情況下,濟南人一旦在齊河買新房,找人“接盤”要等四五年,投資要付出的“時間成本”不小。而根據濟南的調控政策,證滿2年后方可上市交易,所以到齊河置業是短線投資還是養老居住等,需要想清楚。
黃河北小產權房交易有所“抬頭” 與升溫的齊河樓市不同,黃河北的小產權房交易或明或暗在“抬頭”。
在桑梓店街道駐地小馬社區,這里有“黃河北第一高”的樓盤,至少33層的高樓從建邦黃河大橋上看去特別顯眼,盡管是個小產權房,但銷售據稱還不錯。在樓盤干活的田先生家住桑梓店街道田莊社區,有20多個鄰居在該樓盤買了房,單價從3900元到4800元不等。“現在的價格比春節前又漲了些,剩下房源可能不多了,主要是附近村居和黃河南邊的人買得多。”田先生說,因為是小產權房,這個樓盤不能貸款,要一次性付清。說起商品房,他說,鄰居也有在中弘鵲山新奇世界買房的,但住進去后因為小區配套不完善,生活不便,還不如在小馬社區買套小產權房住得方便。幾年前,他在小馬社區買了套120平方米的單位宿舍,帶雙氣,花了20多萬元,后來由于不常住就出租,一年租金2萬多元。
根據他的提示,記者來到位于鼎新嘉梓苑的該樓盤售樓處,一東北口音的女子說,他們賣的房子不是商品房,但有70年的使用權,在附近產業園上班的人有買的也有租的。她表示,投資小戶型好轉手。交談中,她接了多個電話,有一個房主因為急于出手,她給聯系的買家因暫時湊不齊現金,詢問拿10萬元的定期存折抵房款行不行。不過,記者從該女子處了解到,該樓盤是合作開發的,使用權到期后如何續期,她并不知道。(濟南時報)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