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趙峰。
文/圖 半島特派記者 徐杰 李曉哲
汽車發動機的噴油嘴,通過顯微鏡放大200倍,才能看到它頂部有一排極細小的孔。這些孔徑的大小直接關系到車輛尾氣排放的標準,孔徑越小排放標準就越高。在2008年以前,這個零件的打孔技術完全被國外壟斷,而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辰龍集團魯南機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電氣部部長趙峰,通過研發新技術將打孔的直徑從0.3毫米縮小到了0.1毫米。這看起來小小的0.2毫米,卻實現了我國在該領域從落后到領先全球的完美“逆襲”,也展示出了他從基層工人變為大國工匠的成長之路。
■逆襲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1986年,趙峰從技校畢業后進入魯南機床有限公司干維修工,他一下子就對數控技術著了迷。
0.2毫米是柴油發動機噴油嘴的標準孔徑,為了達到歐IV排放標準,這個孔徑只能更小。2008年以前,微小孔和深孔鉆削在國內機械加工領域中處于空白,中國的發動機生產商在噴油嘴加工設備上一直依賴進口。當公司把這個項目交給趙峰時,他欣然接受了。然而,項目還沒開始,殘酷的現實便給了他當頭一棒。原來,這種設備主要用于加工特殊材料,之前國內沒有廠家能夠生產出電火花加工單元,而國外廠家擁有技術優勢,一個小小的加工單元便開價40萬元。
趙峰買來了技術書籍,訂閱了專業刊物,不分晝夜地學習并深入車間試驗、改進,哪怕發高燒40攝氏度、得了急性腸胃炎都沒有退卻。3個月后,趙峰和同事研制出了技術領先世界的電火花加工單元,不僅將國內當時汽車發動機噴油嘴孔徑從0.3毫米減至0.2毫米,還繼續取得突破,由0.2毫米減至0.1毫米。這意味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不僅達到了歐洲4號排放標準,還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并一躍引領了國際領先水平,讓國外刮目相看。趙峰還把生產技術和國內很多機床生產廠家實行共享,使得中國制造的電火花機床迅速輸出到國外,完成了華麗逆襲。
■傳承
培養出多位行業能手 記者了解到,參加工作30多年來,趙峰從“精大稀”及進口設備維修干起,到新產品開發,實現了由中技工到全省首席技師、由維修工到設計師、由普通工人到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全國勞動模范的華麗轉變。而在這種轉變的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艱辛自然少不了。“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一定要干出個樣子來!”趙峰說。
30多年來,趙峰憑借著堅持不懈的韌勁,為企業解決關鍵設備的疑難故障200多次,實行技術革新30多項,為企業創造和節約資金6000余萬元。他被國家授予“全國創新能手”稱號,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并被評為“山東省首席技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以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站在榮譽和技術的高點上,趙峰放棄了國外高薪聘請,堅守在一線,開始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無償分享給別人。
2012年,趙峰技師工作站成立,他帶領10名省、市、企業首席技師,通過開展技術創新、技術研發、解決數控機床重大技術難題,已完成了科研成果15項、技術創新26項,獲得省科技進步獎3項、發明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為企業創造效益9600萬元。并培養出了山東省首席技師4人、山東省機械行業首席技師2人、棗莊市首席技師6人、高級技師101人、技師144人。他輔導的徒弟還在2012年、2014年連續兩屆取得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山東省選拔賽的第二名、第三名、全國第十名好成績。
■瓶頸
數控機床產業亟待轉型 今年上會,作為在機床工業成長起來的代表,趙峰也十分關注國有數控機床業的轉型發展。他介紹,隨著科技進步和機床工業的發展,數控機床作為機床工業的主流產品,已成為實現裝備制造業現代化的關鍵設備,也是國防軍工裝備發展的戰略物資。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特別是國有企業的轉型發展是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質量水平的高低也是國家實力的具體體現。然而,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高檔數控機床供應能力不足,功能零部件等還依賴進口;產品的競爭力不強,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復合加工中心等產品,生產規模較小、市場認可程度不高;由于數控機床產品低檔次重復制造,產量大但附加值低,致使利潤甚微,使老國企缺乏充足的發展動力。
此外,當前我國數控機床關鍵技術研究方面雖然有了較大突破,創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究成果和核心技術,但是仍然存在創新投入不足、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高、引進消化吸收能力差、低水平生產能力過剩等問題,在補償控制裝置、部分編程裝置、監視或安全裝置以及定位控制等熱點技術領域并無優勢,自主創新能力亟待加強。“而且,我國數控機床功能部件整體上發展緩慢、品種少、產業化程度低,精度指標和性能指標等不過硬,使得數控系統和關鍵功能部件發展滯后,成為制約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素。”趙峰說。
■建議
推動產業創新體系建設 為此,趙峰建議,要加大對國有數控機床行業的投入,重點解決國有數控機床行業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出臺相關政策解決老工業、老國企面臨的結構老化、體制不活、融資困難、人才培養、包袱重等問題,讓他們輕裝上陣,煥發老國企的活力。還要加快提升數控機床產業的創新能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重點攻克一批長期困擾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核心共性關鍵技術,“建議國家出臺政策針對老國企進行立項,支持一個攻克一個,攻克一個支持一個,不斷堅持下去,就能解決老國企科研任務不足、研發力量不強的問題,同時提升數控機床產業創新能力。”趙峰說。
趙峰稱,國家還應推動數控機床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在數控機床母機、數控系統、關鍵零部件等重點領域,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若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選擇符合條件的列為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加快建設一批帶動性強的國家級、省級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等,提升企業產品開發、制造、試驗、檢測能力。以提高數控機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建設面向國內外、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共性關鍵技術基礎研發平臺。“還要完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政策環境,積極落實《中國制造2025》規劃和國家數控機床產業技術政策。”趙峰說,建議政府對科研院所和重點企業在重大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支持,選擇一批對我國經濟發展牽動作用大、具有示范作用的重大技術研發項目,投入國家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并引導社會資金向數控機床產業創新項目投入。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