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仝莎莎帶著她的陶藝項目參加推介會。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通過這樣的項目推介,有利于我們更好地宣傳自己,也接觸多一點的資源并實現資源整合。”3月3日,在市婦聯舉辦的創業項目推介會上,31歲的仝莎莎告訴記者,從2015年開始創業,市婦聯幫了她不少忙。當天上午,愛心大姐“婦女之家”啟用暨春風送崗婦女專場招聘會在敦化路青島市愛心大姐服務社舉行。會上,愛心大姐“婦女之家”正式啟用,并與相關單位簽訂維權和健康咨詢志愿服務協議。會場一樓、二樓還分別舉辦了婦女專場招聘會和創業項目推介會。
“春風送崗”近400個 愛心大姐服務社在市婦聯的指導下于去年8月成立婦女聯合會,成為全國首個成立婦女聯合會組織的家政企業,并建立婦委會11個,實現了婦聯組織在基層一線的全覆蓋。為了將婦聯組織的紐帶作用充分發揮,更好地維護愛心大姐家政服務員權益,愛心大姐婦聯成立“婦女之家”,并搭建集法律咨詢、健康保健和微課堂于一體的線上線下服務平臺,免費為愛心大姐服務員提供咨詢與求助服務。
與此同時,在愛心大姐服務社的一樓和二樓還分別舉辦了“春風送崗”婦女專場招聘會和創業項目推介會。其中,招聘會吸引了30余家企業前來參加,提供業務主管、銷售經理和專業技術崗位近400個,有500多婦女參加了招聘會;創業項目推介會上有20余個項目參展,涉及動漫設計、信息技術和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
3年創業事業漸入佳境 31歲的仝莎莎老家菏澤,大學學了四年陶瓷專業,2011年,她前往景德鎮學習,一待就是2年。2013年,她回到山東,選擇了青島。“先是在一家培訓機構做陶藝老師,不到3個月就辭職了,去了一家專業公司做陶藝,可能是理念不同吧,做了近一年我又辭職了。”仝莎莎說,第二次辭職后她下定決心,要開一間有自己特色的工作室。
2015年5月份,她在青島古早文化城開了自己的工作室,“我和老公都是外地人,在青島也沒資源,各種宣傳都是自己一點點做,做起來很吃力。”當年12月份,通過朋友的介紹,他們和市婦聯取得了聯系,對他們進行推介和宣傳的支持,并提供了專業的創業指導,“想有一些推介活動,市婦聯就會邀我們參加;創業中遇到難題,他們會安排創業導師對我們進行指導、規劃。”慢慢的,仝莎莎的工作室漸入佳境,“前兩年還有些艱難,第三年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聯盟”可享多種福利 仝莎莎表示,項目推介一方面有利于宣傳自己,另一方面也能接觸更多資源實現整合。她指著現場一個項目告訴記者,“你看,他們家的產品是植物,這樣我們就有合作的可能。”這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項目,怎么合作呢?“他們做的是植物,我們可以做花盆呀!”
仝莎莎所說的項目叫“慢悠花房”,在現場非常引人注目:從2014年12月創業初期的600平方米日光溫室,到如今4個自有生產基地和7家合作農場,溫室面積達5萬余平方米。如今,他們制訂了下一步的發展計劃,“想要做一個以多肉植物為主題的農場,集休閑、觀光等于一體。”該項目市場經理梁斌告訴記者,1000萬株多肉植物大家很難全部看見,但做一個農場就能全部呈現出來,“但場地是個問題。”對此,他希望通過參加此次推介,讓更多人了解這個項目,并提供相應的支持。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類似的創業項目還有很多。“此次推介的項目都是女大學生創業聯盟的。”女大學生創業基地負責人曹蕾告訴記者,青島在2012年成立女大學生基地,2013年成立女大學生聯盟,總共吸納了200多名創業者,“我們每年都會舉辦免費的項目推介、展覽活動,對她們進行免費的創業指導。”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