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了解到,3月1日,濟南市民政、文明辦、財政局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生態葬實施獎補政策的通知》:自今年4月1日起到2023年3月31日,對全市生態葬實施獎補政策,對選擇生態葬的具有濟南市戶籍和居住證的亡故居民,自2018年1月1日以后亡故的進行4000元至1000元不同的獎補。同時,對承辦生態葬的殯葬單位給適當的獎補。
據了解,這是繼濟南市在對海葬、生態花壇葬等獎補政策的基礎上,今年進一步擴大了獎補范圍。
濟南市此次生態葬類型及獎補金額包括:骨灰撒散或將骨灰全部撒入海、河等,獎補4000元;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者直接入土,土地可重復使用,不保留標志的,獎補3000元;骨灰或不實行火化政策的少數民族居民遺體深埋不留墳頭、不設墓碑等標志物或在一年內不保留墳頭、去除墓碑等標志物并且以后不再設立的,獎補2000元;骨灰永久安放在骨灰堂、墻、塔、廊、壁等骨灰格位中,無其它標志物的,獎補1000元。通知同時要求,對承辦生態葬的殯葬單位給予適當獎補。
具體辦理程序:按照每年市和縣、區民政部門發布生態葬類型、定點服務單位及實施方案;經辦人根據民政部門發布的生態葬實施方案,自行選擇生態葬類型及定點服務單位。安葬完畢后,由經辦人持本人身份證和逝者安葬證明向亡故居民戶籍(居住地)所在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領取獎補款。
據介紹,濟南市生態葬具體資金保障按照獎補資金由市、縣區列入年度部門預算。市級財政對天橋、槐蔭、歷城、章丘按照市、區3:7的比例給予獎補;長清、濟陽、平陰、商河按照市、區5:5比例給予獎補;南部山區由市級全部承擔;歷下、市中、高新區自行承擔。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報縣區民政、財政部門審核后,報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記者 晁明春
[編輯: 張珍珍]
?